时间: 2025-05-01 00: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8:37
原文展示:
行路一孤坟。路成坟欲毁。空疑年代积。不知陵谷徙。几逢秋叶黄。骤见春流弥。金蚕不可织。玉树何时蕋。陌上驱驰人。笑歌自侈靡。今日非明日。所念谁怜此。
白话文翻译:
走在路上见到一座孤坟。道路已经形成,坟墓似乎将要被毁坏。空自怀疑年代的积累。不知道山陵和谷地的变迁。几次遇到秋叶变黄。突然看到春天的水流充盈。金蚕无法织造。玉树何时开花。路上奔波的人们。笑声和歌声自顾自地奢侈浪费。今天不是明天。所思念的谁会怜悯这些。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行路中见到一座孤坟的情景,通过对坟墓的描绘,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孤坟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诗中的“行路一孤坟”和“路成坟欲毁”描绘了坟墓的孤寂和即将被毁的命运,反映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空疑年代积”和“不知陵谷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事变迁的无知。“几逢秋叶黄”和“骤见春流弥”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金蚕不可织”和“玉树何时蕋”则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陌上驱驰人”和“笑歌自侈靡”描绘了世人的忙碌和奢侈,与孤坟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孤坟的描绘,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金蚕不可织”和“玉树何时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中的“行路一孤坟”和“路成坟欲毁”描绘了什么? A. 坟墓的孤寂和即将被毁的命运 B. 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C. 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萌发 答案:A
诗中的“几逢秋叶黄”和“骤见春流弥”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B. 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萌发 C. 美好和珍贵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