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时间: 2025-05-04 10:03:11

诗句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3:11

原文展示: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作者: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
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
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
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
今年醉饱鸡豚社。

白话文翻译:

初夏时节,秋天的秧苗还未插入土中,
行人离去,心中更加苦涩。
路上偶遇田间老翁,他说了些好话,
竞相谈论昨夜的三尺大雨。
行人虽然已经离去,心中却也稍感舒展,
而那位老翁却乐于留守,不再相思。
田间的流水潺潺,声音充盈着整个田野,
今年的丰收让人醉心,鸡鸭都享受着社日的美好。

注释:

  • 秋苗:秋季播种的稻苗。
  • 五月:农历五月,通常是夏天的开始。
  • 行人:离开故乡的旅人。
  • 田翁:田间的老农,象征着勤劳与朴实。
  • 三尺雨:形容丰沛的雨水,利于农作物生长。
  • 汤汤:形容流水声音的潺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和词人,擅长描写农村生活,作品充满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艰辛。范成大借田翁之言,表达对乡土和农田生活的热爱与惦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田和乡土生活的画面,表达了行人离别的苦涩情感。诗中通过“秋苗”、“田翁”等意象,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诗人在离别之际,遇到田翁,听到关于雨水的好消息,这让他心情稍微缓解。雨水象征着丰收的希望,流动的水声则进一步渲染了农村的生机。诗人以“醉饱鸡豚社”收尾,传达了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切关怀。全诗在离愁和乡愁的交错中,勾勒出农村生活的恬淡与富饶。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秋苗五月未入土:描绘初夏时节农田的景象,暗示农作物尚未成熟。
    2. 行人欲行心更苦:行人即将离去,心中充满了不舍与苦涩。
    3. 路逢田翁有好语:路上偶遇老农,他的话让行人感到温暖。
    4. 竞说宿来三尺雨:老农谈论前一晚的丰沛雨水,象征着希望。
    5. 行人虽去亦伸眉:离去的行人,听闻好消息,心情有所舒展。
    6. 翁皆好住莫相思:老农乐于留在田园,不必为离别而思念。
    7. 流渠汤汤声满野:田间流水的声音,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8. 今年醉饱鸡豚社:丰收的喜悦,让人感到满足和愉悦。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行人欲行心更苦”与“翁皆好住莫相思”,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流水声描绘得如同有生命般,增强了田园的生动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透过行人与田翁的对话,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以及对丰收的期待,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秋苗: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生长。
  • 田翁:代表了勤劳与朴实的农民形象。
  • 三尺雨:象征着丰收的信号,雨水是农田生长的生命源泉。
  • 流渠:流动的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行人欲行心更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不舍
    • C. 无所谓
  2. 田翁在诗中提到什么自然现象?

    • A. 风
    • B. 雨
    • C. 雪
  3. “流渠汤汤声满野”中的“汤汤”用来形容什么?

    • A. 鸟鸣
    • B. 流水声
    • C. 风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村居》(高鼎)
  •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村居》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生活的简单,展现了农村的和谐美。
  • 《归园田居》强调归隐田园的理想,表达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范成大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颂古四首 其四 自题肖像 颂古四首 颂古四首 颂古四首 颂古四首 度南明和尚意拟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凤仪兽舞 浪开头的成语 硕大无朋 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躅 丶字旁的字 敦睦 两点水的字 母字旁的字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川字旁的字 凝蹇 自字旁的字 西旅 躭捱 三句话不离本行 小德出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