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来闍黎新亭作》

时间: 2025-05-04 00:09:14

诗句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14

原文展示

来闍黎新亭作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禅林中,景色特别秀丽,三明的园子里充满了才气。这里地处偏僻,香气远离尘嚣,心境清净,水亭自然开阔。身旁是险峻的山峦,曲折的小径引人探幽。盛开的瑞花自然从地上生出,灵丹妙药又何必亲自栽种。碧绿的网与红色的树交织,清澈的泉水流过绿苔。嬉戏的鱼儿听到法音而聚集,闲散的鸟儿吟唱经文而来。抛弃外在的象征,领悟玄妙的真理,忘却言语自然会明白。在这宁静中能得到什么呢?吟咏岂不是徒然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八解: 指八种解脱,通常与禅修有关。
  • 三明: 指三种明达,可能指对事物的洞察力。
  • 香界: 意指香气的境界,隐喻清净的环境。
  • 水亭: 指设在水边的凉亭,象征宁静的心境。
  • 瑞花: 指吉祥的花,象征美好的事物。
  • 灵药: 指珍贵的药物。
  • 碧网: 形容绿叶如网般交织。
  • 闲鸟: 指自由飞翔的鸟,象征悠闲自在。
  • 弃象: 指抛弃表象,追求本质。
  • 玄应悟: 意指领悟深奥的道理。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暗指佛教文化中众生对法音的倾听和追随。孟浩然借此表达心灵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号襟溪,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游览一处新亭时,表现了他在自然中领悟人生哲理的心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来闍黎新亭作》是孟浩然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抒发心境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禅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紧密结合。诗的每一句都渗透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开篇“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即展现了禅宗环境的秀美和人文气息,暗示了作者对心灵解脱的追求。紧接着,诗人以“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传达了心灵的清净与宁静。

诗中多次用到自然意象,如“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表现了自然界的自我生长和万物的和谐,强调了生命的自然与自由。最后两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则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质疑在静谧中所获的真正价值,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态度。

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意象丰盈,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孟浩然的哲学思维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八解禅林秀:表示禅林中有八种解脱的境界,环境幽美。
  2. 三明给苑才:三明指的是聪慧的才子,暗示环境的熏陶。
  3. 地偏香界远:地势偏远,香气弥漫,远离繁华。
  4. 心净水亭开:心灵清净,自然心境开阔。
  5. 傍险山查立:靠近险峻的山峦,增添了自然的神秘。
  6. 寻幽石径回:小径蜿蜒,适合探幽访胜。
  7. 瑞花长自下:吉祥之花自然萌发生长。
  8. 灵药岂须栽:灵药生长自然而不需人工栽种。
  9. 碧网交红树:绿叶交织着红色树木,生动而和谐。
  10. 清泉尽绿苔:清泉流淌,润泽绿苔,描绘生机。
  11. 戏鱼闻法聚:鱼儿听法音而聚集,表现法理的吸引力。
  12. 闲鸟诵经来:鸟儿随意吟唱经文,展现自然与宗教的结合。
  13. 弃象玄应悟:抛弃表象,领悟深奥的道理。
  14. 忘言理必该:忘却语言,自然会明白道理。
  15. 静中何所得:在宁静中能得到什么呢?
  16. 吟咏也徒哉:吟咏诗歌难道不是徒然吗?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瑞花”、“灵药”等比喻自然的美好与珍贵。
  • 对仗:整首诗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鱼儿、鸟儿的行为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反思,强调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智慧,探讨人生的真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禅林:象征宁静的心境与内在的修行。
  • 瑞花:吉祥与美好,象征自然的赐予。
  • 灵药:智慧与真理,暗示心灵的启迪。
  • 清泉:象征纯净与生命的源泉。
  • 闲鸟: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八解”指的是什么?
    A. 八种解脱
    B. 八种花卉
    C. 八种动物

  2. 诗中“戏鱼闻法聚”中的“法”通常指什么?
    A. 法律
    B. 佛教法理
    C. 自然法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茫
    C. 反思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孟浩然与王维的诗作多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哲理思考,但王维的作品更偏向于画面感强烈的山水描写,而孟浩然则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孟浩然集》
  • 《唐代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南歌子(李左司生日) 南歌子(圣节前三日小集于尉厅)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其三 绿牡丹 南歌子 咏蝶 南歌子二首 其一 南歌子(喜晴用前韵) 南歌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棱见角 力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包含快的词语有哪些 忧恚 气字旁的字 乖嘴蜜舌 留落不遇 包含柯的词语有哪些 各为其主 丁公凿井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氛霾 俊郎 立刀旁的字 曲主 阿开头的成语 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