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楚州城》

时间: 2025-05-02 18:45:07

诗句

望中白处日争明,个是淮河冻作冰。

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5:07

原文展示:

登楚州城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望中白处日争明,
个是淮河冻作冰。
此去中原三里许,
一条玉带界天横。

白话文翻译:

在望远处,白色的地方阳光争相照耀,
那里正是淮河冻成了冰。
从这里到中原大约有三里,
一条玉带似的河流横亘在天边。

注释:

  • 望中:远望中,指远处的景象。
  • 白处:指光亮的地方,可能是冰雪覆盖的地方。
  • :这是一个代词,指代前面的“白处”。
  • 淮河: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这里指河流因寒冷而结冰。
  • 中原:指的是中国的平原地区,历史上是文化和政治的中心。
  • 玉带:形容河流的柔美,像一条玉制的腰带。
  • 界天横:意指河流与天空相接,形成了一条横亘的界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于江西省,早年曾任职于地方官,后辞官归隐。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真情流露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
《登楚州城》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事之秋,社会动荡。杨万里在诗中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淮河的美丽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登楚州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展现了诗人对淮河的深厚情感。诗的开篇“望中白处日争明”,通过“白处”暗示了冰雪的纯洁和光明,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提到“个是淮河冻作冰”,不仅描绘了河流的美态,也体现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地理的描绘,以“此去中原三里许”引出对远方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最后一句“玉带界天横”则以极富诗意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河流如玉带般横亘于天际,既表现了自然的壮阔,也隐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绘,杨万里成功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中白处日争明”:在远望的景象中,洁白的地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2. “个是淮河冻作冰”:那正是淮河,因寒冷而结成冰,展现了冬季的自然景观。
  3. “此去中原三里许”:从这里到中原大约有三里之遥,指明了地理位置。
  4. “一条玉带界天横”:形象地比喻河流如同一条玉带,横亘在天际,展现出自然的壮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流比作“玉带”,形象生动,增添了诗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句式对称,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眷念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处:象征光明与纯洁。
  • 淮河:象征生命与流动。
  • 玉带:象征柔美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淮河”因何而冻? A. 寒冷的天气
    B. 夏季炎热
    C. 暴雨冲刷

  2. 诗中描述的“玉带”是指什么? A. 一条河流
    B. 一条道路
    C. 一座山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国家的忧虑
    B.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故乡的眷恋
    C. 对战争的思考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李白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杨万里则以轻松自然的笔调展现了对故乡的向往和生活的热爱。两者虽然题材相近,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故人 挽垓山陈宣义 挽伏德华主簿 同存子侄造成莲荡舟中作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送谢方伯赴试 送文大监赴召 送田使君都统离夔赴合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丹凤朝阳 常时 气消胆夺 淋漓 包含画的成语 黄钟大吕 化整为零 年壮气锐 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轮八光左右两点瞳人 小字头的字 厄字旁的字 短平快 心字底的字 左右亲近 身字旁的字 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