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乌祈酒二首》

时间: 2025-04-26 04:48:53

诗句

入到严州不识田,一江两岸万青山。

乌祈酒味君休问,费尽江波卖尽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8:53

原文展示:

乌祈酒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入到严州不识田,一江两岸万青山。
乌祈酒味君休问,费尽江波卖尽钱。

白话文翻译:

到达严州后,竟然不识得田地的所在,眼前是一江两岸连绵不绝的青山。
乌祈酒的味道你就别问了,恐怕是花费了江水的波涛卖尽了所有的钱。

注释:

字词注释

  1. 严州:古地名,今浙江省严州市。
  2. 青山:形容青翠的山,常用以描绘自然风光。
  3. 乌祈酒:一种地方酒,可能是指酒的颜色或特性。
  4. 费尽江波:形容花费了大量的金钱。

典故解析

  • 乌祈酒:在古代文学中,酒常常是游子寄情的载体,乌祈酒作为地方特产,可能暗示作者对当地酒文化的认同与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来描绘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严州时,反映了他在自然景观面前的沉思与感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乌祈酒二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严州的所见所感。首句“入到严州不识田”表现了作者对陌生环境的迷茫,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新环境的探索。在对岸青山的描绘中,呈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接下来的句子则引入了对乌祈酒的思考,似乎在反映出一种对生活消费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金钱与精神享受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结合,展现了作者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无奈,具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入到严州不识田:到达严州,却对周围的田地感到陌生,表现出一种迷茫感。
  • 一江两岸万青山:描绘了严州的壮丽自然景观,青山环绕的场景令人神往。
  • 乌祈酒味君休问:劝告对方不要再询问乌祈酒的味道,似乎是因为这种酒的味道难以用言语形容。
  • 费尽江波卖尽钱:暗示了为寻求美酒而花费了大量金钱,反映出一种对消费与享受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波”和“钱”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江波”指代生活中必然的消耗,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物质与精神享受的思考。诗人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也隐约流露出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永恒。
  2. 乌祈酒:象征着地方文化与生活的乐趣。
  3. 江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成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到达哪个地方时感到陌生?

    • A. 严州
    • B. 杭州
    • C. 苏州
  2. 乌祈酒的味道如何?

    • A. 非常好
    • B. 劝君别问
    • C. 令人失望
  3. 诗中提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青山
    • B. 白云
    • C. 黄河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杨万里的诗在描绘自然景观时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传达情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 画工李友直为余作冰天桂海二图,冰天画使 睢水 送苏秀才归永嘉 其一 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其二 晚步西园 新作官梅庄,移植大梅数十本绕之 鲁家洑入沌 浣花戏题争标者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竹光 恢宏大度 演武修文 单耳刀的字 弋字旁的字 团防局 萧何 百年偕老 三真六草 升平帖 横拖倒拽 饮谷栖丘 二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包含假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