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8:53
乌祈酒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入到严州不识田,一江两岸万青山。
乌祈酒味君休问,费尽江波卖尽钱。
到达严州后,竟然不识得田地的所在,眼前是一江两岸连绵不绝的青山。
乌祈酒的味道你就别问了,恐怕是花费了江水的波涛卖尽了所有的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来描绘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严州时,反映了他在自然景观面前的沉思与感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索。
《乌祈酒二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严州的所见所感。首句“入到严州不识田”表现了作者对陌生环境的迷茫,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新环境的探索。在对岸青山的描绘中,呈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接下来的句子则引入了对乌祈酒的思考,似乎在反映出一种对生活消费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金钱与精神享受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结合,展现了作者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无奈,具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物质与精神享受的思考。诗人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也隐约流露出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到达哪个地方时感到陌生?
乌祈酒的味道如何?
诗中提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杨万里的诗在描绘自然景观时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传达情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