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14
去岁诸司赏物华,
荼糜一会属侬家。
今年不识荼糜面,
却买茅柴对野花。
去年各地官府赏赐的花卉盛开,
野荼糜的花会在我家盛放。
今年却认不出荼糜的样子了,
只好买些茅柴对着野花欣赏。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富有田园气息。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农家生活,展示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这首诗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的动荡与变迁。他通过描绘花卉的变化,表达了对往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在这首《野荼?二首 其一》中,杨万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诗的前两句回忆了去年春天的美好,诸司的赏赐使得野荼糜花盛开在自己家中,展现了一个繁荣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当时社会和谐的向往。然而,转折的后两句则带来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昔的怀念。今年,荼糜却已不知其面貌,只能买些茅柴来对着野花,意象的转变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失落。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人在细节中流露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平淡中见真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反映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感伤,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荼糜”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水果
C. 一种树木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府的赞美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写
杨万里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的《野荼?二首 其一》更侧重于个人生活中的细节与自然的变化,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苦痛和对国家的忧虑。两者虽同为描写春天,却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历史背景。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