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5:52
沁园春 其九 蚁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汝与杜鹃,与虾与蜂,皆有君臣。
看城池台殿,公侯将相,秩然有序,而况于人。
国步将移,南柯古郡,坐困檀罗十万军。
槐阴午,诧淳于一梦,梦也如真。
如今卷土休论。效龙蠖泥蟠屈不伸。
且身衣朱紫,自成封域,队分黑白,力御强邻。
环雀珠蛇,不如筏蚁,夺得龙头与报恩。
吾方倦,任床前牛鬨,熟睡无闻。
你与杜鹃、虾、蜂皆有各自的君臣关系。
看看那些城池和台殿,公侯将相们各自秩序分明,更何况人类呢?
国家的局势正在变化,南柯古郡却被十万大军围困。
在槐树的阴影下,午间的梦境让我诧异,梦竟是如此真实。
如今卷土重来不必再论。效仿龙蠖的蜷缩,无法伸展。
而我穿着华丽的衣服,形成自成一体的封域,队伍分成黑白,力图抵御强敌。
环绕的雀和蛇,比不上蚂蚁的船,只能夺得龙头并报答恩情。
我现在感到疲倦,任凭床前的牛鸣,熟睡而不知。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著名诗人,精于诗文,风格独特。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清代时期社会动荡的背景,诗人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处境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汝与杜鹃,与虾与蜂,皆有君臣”引入,展示自然界的秩序与人类社会的对比。诗中提到的“国步将移”,暗示着国家的危机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诗中通过梦境的描写,增添了神秘感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的追求。特别是“效龙蠖泥蟠屈不伸”,用龙蠖的形象比喻个人在困境中的无力,传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自我与外部环境的对抗,表现出诗人的坚韧与不屈,尽管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一种斗志与希望。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交织,形成了一幅复杂而深邃的社会和个人图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国家动荡、个体无力、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蠖”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无力
C. 权力
D. 自然
诗人如何看待国家的未来?
A. 光明
B. 不确定
C. 安稳
D. 繁荣
诗中“环雀珠蛇”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社会的对立
C. 个人的无奈
D. 生活的丰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樊增祥的《蚁》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有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但樊的诗更强调个体的无力感与对抗,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