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4:16
雄何为兮厉于乡,
祀有时兮享有尝。
赭白马兮青盖,
明而无兮晦而在。
屏方相兮去傩,
神巫进兮舞且歌。
雄欣欣兮远逝,
不水旱兮不疵厉。
乐吾民兮世世。
雄伟的神灵为何在乡间显得如此庄重,
祭祀有其时节,享受也有其时光。
赤色的白马,青色的盖子,
光明与黑暗交替而存。
屏住方相,去掉傩舞,
神巫走上前来,舞蹈唱歌。
雄伟的神灵欣欣然远去,
不论水灾旱灾都不受损害。
愿我民族世世代代都能快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祭祀与神灵的关系,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力量和神灵的崇拜,祭祀活动常与农业生产、丰收等息息相关,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沈贞,元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间百态,常常融入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乐神曲录三 其二 乡厉》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祭祀神灵的主题,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民族繁荣的祝愿。
《乐神曲录三 其二 乡厉》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了一幅祭祀活动的图景。全诗以“雄”字开篇,展现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反映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诗中提到的“赭白马”和“青盖”,不仅象征着祭祀的奢华与神圣,也传达出一种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期盼。
随着诗歌的发展,从祭祀的庄严到神巫的舞蹈,诗人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祭祀场面,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欢快的氛围。结尾的“乐吾民兮世世”更是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祝愿。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社会和谐与安定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寄托了对民族繁荣与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赭白马”象征什么?
A. 力量
B. 神圣
C. 财富
D. 战争
“雄欣欣兮远逝”中,“欣欣”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快乐
C. 忧愁
D. 愤怒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对神灵的崇敬
C. 对历史的回忆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贞的《乐神曲录三 其二 乡厉》与李白的《庐山谣》均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沈贞更侧重于祭祀与神灵的关系,李白则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