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59:58
昔岁辛丑时初秋,朱君介我从翁游。
余二三子亦同志,微言奥义穷探搜。
五年颇极文字乐,志欲据此轻王侯。
浮云变灭那可道,酒人一散如轻沤。
朱云慨慷幸不死,王郎抑塞谁相收。
江南劳客鱼赪尾,塞北逐臣乌白头。
如数子者岂得已,当时颇惜余雅州。
轻将麾盖易觞咏,一官万里天西陬。
年来自视颇失笑,簿书堆案如山丘。
得间对酒不敢醉,始知人事难自由。
先生曹署甚清暇,乃亦不乐思归休。
小园花木手自葺,扶疏红蓼文窗幽。
前年种竹为久计,作记曾笑黄冈楼。
敬亭山水自可念,胡不暂为学子留。
翁言我往计已决,子方少壮宜远谋。
贱子闻言窃愧汗,引镜自照白发稠。
读律何关致君事,无田不退坡公羞。
耦耕亦要有沮溺,政使去住无良筹。
文酒流连乐已细,是不余畀余何求。
他年傥访通德里,愿执吟鞭随杖鸠。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59:58
昔岁辛丑时初秋,朱君介我从翁游。
余二三子亦同志,微言奥义穷探搜。
五年颇极文字乐,志欲据此轻王侯。
浮云变灭那可道,酒人一散如轻沤。
朱云慨慷幸不死,王郎抑塞谁相收。
江南劳客鱼赪尾,塞北逐臣乌白头。
如数子者岂得已,当时颇惜余雅州。
轻将麾盖易觞咏,一官万里天西陬。
年来自视颇失笑,簿书堆案如山丘。
得间对酒不敢醉,始知人事难自由。
先生曹署甚清暇,乃亦不乐思归休。
小园花木手自葺,扶疏红蓼文窗幽。
前年种竹为久计,作记曾笑黄冈楼。
敬亭山水自可念,胡不暂为学子留。
翁言我往计已决,子方少壮宜远谋。
贱子闻言窃愧汗,引镜自照白发稠。
读律何关致君事,无田不退坡公羞。
耦耕亦要有沮溺,政使去住无良筹。
文酒流连乐已细,是不余畀余何求。
他年傥访通德里,愿执吟鞭随杖鸠。
在辛丑年的初秋,朱君带我去拜访老师。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潜心探讨微言奥义。五年来我沉迷于文字的乐趣,志向在于轻视权贵。浮云的消散,无足挂齿,酒客一散,犹如浮沫。朱君慨然感慨,幸好仍在世,王郎的遭遇又有谁来拯救?江南的劳苦文人,像鱼一样尾巴鲜红;塞北的逐臣,白头灰发。若论我等,岂能停留?当时我颇为珍惜在雅州的日子。轻松把酒杯举起吟咏,一官在天边万里。近年来自视颇有失笑,案上簿书如山高。偶尔对酒却不敢醉,才明白人事难以自由。老师在曹署工作很清闲,却也不乐意归去休息。小园的花木是我亲手栽种,红蓼扶疏,窗前幽静。前年种竹是为了长远打算,作记曾笑黄冈楼。敬亭的山水自是可以怀念,何不暂时留在这里教导学子?老师说我已决定去往之地,而你正年轻,宜有远大的谋划。愚子听闻此言,暗自惭愧,照镜子时发现白发已多。读书与朝政有何关系,若无田地又何以面对公卿?耦耕亦需防止沮丧,政治让人去留无计可施。沉迷于文酒的快乐,究竟我有什么追求?若有朝一日能够造访通德,愿意带着吟鞭随意游玩。
作者介绍:冯志沂,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表达对时事的关切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友人游历时,反映了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时局的感慨,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回忆和现状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思考。诗中不仅描绘了与友人共同游玩的快乐时光,也表现出对官场的轻视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句“得间对酒不敢醉,始知人事难自由”尤为动人,感叹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这种对比使得全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往日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作者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方向,体现了文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最终归结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朱君”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志沂的《伯言先生决意南归有感赋呈》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侧重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探讨,而后者则展现了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