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46:52
当阳不显迹,文彩未生前。
只个平常处,壶中别是天。
别是天,唯自到,
缓行急行俱蹉过。
红尘数尽去来人,
李白元是痴措大。
在阳光下却不显露踪迹,文采在尚未形成之前。
只是在平常的地方,壶中却另有天地。
那是另一种天地,只有自己才能到达,
不论缓行还是急行,都是徒劳。
红尘之中来去的人,都已数尽,
李白本是个痴迷于宏伟理想的人。
释本才,宋代高僧,以诗词和禅理闻名。他的作品常融入哲理,表达对人生、宇宙的思考。
《偈十二首》是释本才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对人生与心灵的思索之际,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及对内心世界的探求。
这首诗通过对比阳光下与壶中天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远的哲理。诗人首先指出在阳光照耀下的种种现象并不显露真实,而在平常之处,内心的世界却可能包含无限的深意。此处的“壶”象征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深邃远胜于外在的繁华。接着,诗人提到无论是缓行还是急行,最终都是徒劳无功,说明人生的追求常常是无果的,仿佛红尘中来去的人,最终都只能一笑而过。
李白的提及,既是对其个性的肯定,也是对追求的反思,李白的“痴”与“措大”正好映衬出诗人对世俗与理想的矛盾。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寻,强调内心的自我发现和超脱于外在纷扰的重要性,反思追求的虚幻与真实的内涵。
诗中“当阳不显迹”的意思是?
“壶中别是天”比喻了什么?
李白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与释本才的《偈十二首 其二》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探讨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但更倾向于对故乡的思念与抒情,而释本才则着重于哲理的探讨与超脱。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角度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