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8:58
闻健朝朝出,乘春处处寻。
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
渐以狂为态,都无闷到心。
平生身得所,未省似而今。
我听说健壮的人每天都出门,
在春天的每一个地方游玩寻访。
大自然赐予我们悠闲的日子和明月,
人们借助于美丽的园林享受生活。
渐渐地,我开始变得狂放不羁,
心中再也没有烦闷之感。
我这一生找到了归属,
如今的状态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在唐代,园林作为文化和审美的重要场所,常常出现在文人诗歌中,象征着闲适与雅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关心民生,反映社会现实,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园林的赞美。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波折,最终找到了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理念。
《寻春题诸家园林》是一首通过描绘春日游览园林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春天不仅是一种季节的象征,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属和宁静的享受。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渴望与向往。诗的开头就用“健朝朝出”引入,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暗示着诗人希望在春天的阳光下寻求一种自由与快乐的生活方式。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把自然与人相结合,指出“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这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园林人文景观的欣赏。园林不仅是人们休闲的去处,更是心灵的寄托。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从世俗烦恼中解脱的心态,“渐以狂为态,都无闷到心”,这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之后,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展现了白居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和园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健”指的是:
A. 健美的体魄
B. 健康的生活
C. 健壮的人
“平生身得所”表达的是:
A. 对生活的不满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生活的怀疑
“都无闷到心”意味着:
A. 心中烦闷
B. 心情愉悦
C. 心中忧虑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唐代诗人对春天的共同热爱,以及他们在诗歌中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