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病中诗十五首。答闲上人来问因何风疾》

时间: 2025-04-27 07:19:58

诗句

一床方丈向阳开,劳动文殊问疾来。

欲界凡夫何足道,四禅天始免风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9:58

原文展示:

一床方丈向阳开,
劳动文殊问疾来。
欲界凡夫何足道,
四禅天始免风灾。

白话文翻译:

一张床铺朝阳而开,
文殊菩萨特地来问我的病。
欲界的凡人有什么可说的呢,
只有四禅天的人才免于风的灾害。

注释:

字词注释:

  • 方丈:指床铺,特指简单的床。
  • 向阳:朝向阳光,象征光明、温暖。
  • 文殊:文殊菩萨,智慧的象征,佛教中的一位菩萨。
  • 欲界:指人间,有欲望的世界。
  • 凡夫:普通人。
  • 四禅天:佛教中所说的四种禅定的天界,超脱于人间的烦恼与痛苦。

典故解析:

  • 文殊菩萨是佛教中智慧的化身,常被视为求知者的守护者。
  • 四禅天是佛教中较高的境界,代表一种超越世俗欲望的精神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直白生动著称,尤其擅长表现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生病时,正当他在病榻上思索人生与世界的瞬间,特别是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疾病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在病中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他对世俗欲望的淡泊与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温暖的画面,床铺朝阳而开,隐喻着希望与光明。在病中,文殊菩萨的造访不仅是对他病痛的关心,也是对他内心智慧的启迪。接下来的两句则表现出白居易对世俗的看法,认为欲界的普通人并无特别之处,只有修行到四禅天的人才能真正摆脱痛苦与风灾。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虽身处病痛,却仍有心向高远的精神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床方丈向阳开:描绘了作者的床铺面向阳光,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2. 劳动文殊问疾来:文殊菩萨前来探望,体现出一种对智慧与关怀的渴望。
  3. 欲界凡夫何足道: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轻视,认为普通人并没有值得讨论的事情。
  4. 四禅天始免风灾:强调只有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才能真正摆脱痛苦与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病痛比作风灾,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 对仗:首尾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层次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生死、疾病及人生态度展开,表达了作者在病中对生命的沉思与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展现了他对佛教哲学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方丈:象征简单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物质的淡泊。
  • 文殊:智慧的象征,代表着对真理的追求。
  • 欲界:象征人间的欲望与纷扰。
  • 四禅天:代表超脱的境界,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文殊”指的是哪位佛教人物?

    • A. 观音
    • B. 文殊
    • C. 地藏
    • D. 弥勒
      答案:B
  2. “欲界”指的是哪种境界?

    • A. 天界
    • B. 地狱
    • C. 人间
    • D. 禅定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风灾”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灾害
    • B. 疾病与痛苦
    • C. 心灵的烦恼
    • D. 社会动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两位诗人都曾经历过个人与社会的苦难,但白居易更倾向于以平易近人的笔调反映个人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命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杂诗 旅病感怀 入元襄王第诗 后堂听蝉诗 夜听雁诗 落花诗 望秋月诗 春望古意诗 东亭极望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刺心切骨 咄嗟立办 瞻予马首 水鸪鸪 气杀钟馗 虎字头的字 包含鲋的词语有哪些 木尺 反犬旁的字 看人下菜碟儿 酉字旁的字 肤寸之地 衣字旁的字 樵门 世掌丝纶 乚字旁的字 包含沥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蹈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