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35
原文展示:
登太行 吴则礼 〔宋代〕
君看太行高,历井安足道。 回头看禹门,砥柱一何小。 歇鞍坐苍崖,九地俯飞鸟。 瑰诡平生无,摧车亦复好。 白辉作许奇,梁宋红未了。 兀然转流躯,甘与君王老。
白话文翻译:
你看那高耸的太行山,经历多少井陉又算得了什么。 回头望那禹门,砥柱山显得多么渺小。 卸下马鞍坐在苍翠的崖壁上,俯视着飞鸟在九地之下。 一生中从未见过如此瑰丽诡异的景象,即使车被摧毁也觉得值得。 白辉的奇景如此壮观,梁宋地区的红霞还未消散。 我孤独地转动着身躯,甘愿与君王一同老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则礼在登太行山时的所见所感。太行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以其险峻和壮丽著称。诗人通过描绘太行山的高耸、禹门的渺小、苍崖的静谧和飞鸟的自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太行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叹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君看太行高,历井安足道”一句,既表现了太行山的雄伟,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豁达态度。“回头看禹门,砥柱一何小”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太行山的巍峨和禹门的渺小,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歇鞍坐苍崖,九地俯飞鸟”描绘了诗人坐在苍崖之上,俯视飞鸟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瑰诡平生无,摧车亦复好”表达了诗人对奇异美景的欣赏,即使遭遇挫折也觉得值得。“白辉作许奇,梁宋红未了”则通过色彩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最后,“兀然转流躯,甘与君王老”表达了诗人愿意与自然和谐共存,甘愿与君王一同老去的超然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君看太行高,历井安足道。
回头看禹门,砥柱一何小。
歇鞍坐苍崖,九地俯飞鸟。
瑰诡平生无,摧车亦复好。
白辉作许奇,梁宋红未了。
兀然转流躯,甘与君王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赞美自然美景,表达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人通过对太行山的描绘,展现了对壮丽山河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愿意与自然和谐共存,甘愿与君王一同老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井”是指什么? A. 井陉 B. 井口 C. 井水 D. 井边
“回头看禹门,砥柱一何小”中的“砥柱”是指什么? A. 砥柱山 B. 砥柱石 C. 砥柱河 D. 砥柱桥
诗中“歇鞍坐苍崖,九地俯飞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超然 C. 忧郁 D. 恐惧
“瑰诡平生无,摧车亦复好”中的“瑰诡”是什么意思? A. 平凡 B. 奇异 C. 美丽 D. 丑陋
诗的最后一句“兀然转流躯,甘与君王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与君王争斗 B. 与君王共存 C. 与君王分离 D. 与君王竞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