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项羽庙》

时间: 2025-05-02 05:54:46

诗句

夜半追兵入楚营,鸿门玉碎卯金兴。

江东父老犹羞见,地下如何见范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46

原文展示:

夜半追兵入楚营,
鸿门玉碎卯金兴。
江东父老犹羞见,
地下如何见范增。

白话文翻译:

夜半时分,追兵已进入楚营,
鸿门宴上,玉石俱焚,金戈铁马再次兴起。
江东的父老乡亲至今仍感到羞愧,
身在地下的我又如何能再见到范增呢?

注释:

  • 夜半:指深夜,象征着危机的来临。
  • 追兵:指敌军在追击,暗示着项羽危机四伏的处境。
  • 楚营:指楚国的军营,象征着项羽的势力范围。
  • 鸿门:指鸿门宴,是项羽与刘邦之间的著名历史事件,象征着政治斗争的险恶。
  • 玉碎:形容项羽的失败,玉石破碎,意指美好的事物一去不复返。
  • 江东父老:指项羽的家乡江东的百姓,象征着他的根基和支持者。
  • 范增:项羽的谋士,象征着失去的智囊和信任。

典故解析:

鸿门宴是公元前206年发生的一次历史事件,楚霸王项羽与刘邦在鸿门相会。项羽本来打算杀掉刘邦,结果因范增的劝阻而未能成行。此诗反映了项羽在鸿门宴后的失落与悔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字景熙,号石谷,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和历史题材为主,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项羽的悲惨命运之后,反映了作者对项羽英勇与无奈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半追兵入楚营的危急时刻为开篇,展现了项羽面临的生死考验,紧接着通过“鸿门玉碎”表达出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失败与遗憾。诗中“江东父老犹羞见”一句,流露出项羽深感羞愧的情绪,他对故乡百姓的愧疚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失败,更是因为他未能实现他们的期望和梦想。最后一句“地下如何见范增”则是对这位智者的深刻怀念,项羽失去了支持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愈发明显。整首诗充满了哀伤与自省,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林景熙对古代英雄的同情与敬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半追兵入楚营”:描绘了项羽处于绝境,敌人的逼近让他无法安宁。
    • “鸿门玉碎卯金兴”:引入鸿门宴的历史典故,暗示了项羽的失利与对未来的无奈。
    • “江东父老犹羞见”:表达了项羽对故乡人民的愧疚,内心的负罪感。
    • “地下如何见范增”:项羽的失落感加重,他无法再与范增相见,象征着失去的支持与智谋。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鸿门玉碎”象征了一种无可挽回的失败。
    • 拟人:通过“地下如何见”表达了项羽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项羽的悲剧命运,探讨了英雄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现了对古代英雄的深切同情,揭示了权力斗争带来的悲剧。

意象分析:

  • 夜半:象征危机时刻。
  • 追兵:敌人的威胁与压力。
  • 鸿门:权力斗争的象征。
  • 江东父老:乡土情怀与责任感。
  • 范增:智者的失去,象征支持与信任的破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鸿门”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赤壁之战
    B. 鸿门宴
    C. 夷陵之战
    D. 井冈山会师

  2. “江东父老犹羞见”表达了项羽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愧疚
    C. 骄傲
    D.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范增”是项羽的什么角色? A. 对手
    B. 盟友
    C. 媒介
    D. 谋士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的豪情与项羽的悲壮,二者都反映了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英勇,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历史与文学的交融——项羽与范增的故事》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秀才 朝台送客有怀 宿松江驿却寄苏州一二同志(一作宿望亭驿寄苏州同游) 下第贻友人 观章中丞夜按歌舞 十二月拜起居表回 访别韦隐居不值 再游姑苏玉芝观 重游练湖怀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委决不下 查浦 绕脖子 包含蜉的词语有哪些 歉疑 包含跄的词语有哪些 古色古香 轮值 林籁泉韵 水字旁的字 车怠马烦 牛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抹媚 包含淆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意根 包含旦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