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46
夜半追兵入楚营,
鸿门玉碎卯金兴。
江东父老犹羞见,
地下如何见范增。
夜半时分,追兵已进入楚营,
鸿门宴上,玉石俱焚,金戈铁马再次兴起。
江东的父老乡亲至今仍感到羞愧,
身在地下的我又如何能再见到范增呢?
鸿门宴是公元前206年发生的一次历史事件,楚霸王项羽与刘邦在鸿门相会。项羽本来打算杀掉刘邦,结果因范增的劝阻而未能成行。此诗反映了项羽在鸿门宴后的失落与悔恨。
林景熙,字景熙,号石谷,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和历史题材为主,风格清新典雅。
此诗写于项羽的悲惨命运之后,反映了作者对项羽英勇与无奈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夜半追兵入楚营的危急时刻为开篇,展现了项羽面临的生死考验,紧接着通过“鸿门玉碎”表达出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失败与遗憾。诗中“江东父老犹羞见”一句,流露出项羽深感羞愧的情绪,他对故乡百姓的愧疚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失败,更是因为他未能实现他们的期望和梦想。最后一句“地下如何见范增”则是对这位智者的深刻怀念,项羽失去了支持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愈发明显。整首诗充满了哀伤与自省,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林景熙对古代英雄的同情与敬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项羽的悲剧命运,探讨了英雄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现了对古代英雄的深切同情,揭示了权力斗争带来的悲剧。
诗中“鸿门”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赤壁之战
B. 鸿门宴
C. 夷陵之战
D. 井冈山会师
“江东父老犹羞见”表达了项羽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愧疚
C. 骄傲
D.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范增”是项羽的什么角色?
A. 对手
B. 盟友
C. 媒介
D. 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