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陶岭有钱王井又三里有钱王石庵》

时间: 2025-04-26 03:39:02

诗句

沙井泉初试,石庵苔已荒。

不知更宋代,犹自说钱王。

古冢木根怪,春山云气香。

诗成无纸笔,驻马语残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2

原文展示:

沙井泉初试,石庵苔已荒。
不知更宋代,犹自说钱王。
古冢木根怪,春山云气香。
诗成无纸笔,驻马语残阳。

白话文翻译:

初次品尝沙井的泉水,石庵的青苔已然荒废。
不知已经过了多少个宋代,依然有人谈论钱王。
古老的坟冢上,怪异的树根交错,春天的山间,云雾弥漫,气氛芬芳。
诗句写成却没有纸笔,只能在马上对着残阳低声吟唱。

注释:

  • 沙井泉:指一种泉水,可能是当地的名泉。
  • 石庵:山中的小庵,通常指僧人修行之地。
  • 钱王:指历史上有名的地方统治者,可能是钱塘江一带的统治者。
  • 古冢:古老的坟墓。
  • 木根怪:形容奇特的树根。
  • 春山云气香:春天的山上,云雾缭绕,气息芬芳。
  • 驻马:停下马来,表示诗人在旅途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多表现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历史的思考,常用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旅行途中,诗人经过陶岭,感受到山水的变化与历史的悠久,表达了对过往的思索和对现状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开篇提到的“沙井泉”和“石庵”相互映衬,体现出自然和人文的交融。诗人在感受泉水清凉的同时,也感受到石庵的荒凉,历史的变迁让人感到无奈。

“不知更宋代,犹自说钱王”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钱王的存在仿佛是时间的定格,尽管时代已经变迁,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讨论依然存在。此处,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结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后两句“古冢木根怪,春山云气香”写出了自然的美丽与历史的沧桑,古冢的怪异与春山的芬芳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延续。最后一句“诗成无纸笔,驻马语残阳”则是对诗人创作状态的写照,表达了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依然要倾诉心声的迫切感,残阳的意象更增添了一分惆怅。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沙井泉初试:第一句通过“初试”表明这是诗人第一次接触这个泉水,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
  2. 石庵苔已荒:与泉水的新鲜形成对比,石庵的荒凉显得更加突出。
  3. 不知更宋代: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4. 犹自说钱王: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人们依旧在谈论过去的统治者,显示出历史的影响力。
  5. 古冢木根怪:描绘古老坟墓的景象,木根的怪异象征着时间的变迁。
  6. 春山云气香:描绘春天的美景,云气的芬芳与古冢形成对比。
  7. 诗成无纸笔: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无奈。
  8. 驻马语残阳:在残阳下停下来,寄情于自然,表现了诗人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新泉与荒庵、古冢与春山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意象:通过“泉水”、“青苔”、“古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追念。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沙井泉: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新鲜感。
  • 石庵:代表人类的修行与历史的沉淀。
  • 钱王:历史的象征,显示出历史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古冢:时间的见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春山云气: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历史的变迁? a) 沙井泉
    b) 石庵
    c) 钱王
    d) 古冢

  2. 最后一句中的“残阳”寓意是什么? a) 夕阳西下,时间的流逝
    b) 太阳的光辉
    c) 自然的美丽
    d) 诗人的创作状态

  3. 诗中提到的“春山云气香”主要描述了什么? a) 自然的荒凉
    b) 美丽的春天景象
    c) 历史的沧桑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1. c) 钱王
  2. a) 夕阳西下,时间的流逝
  3. b) 美丽的春天景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和历史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林景熙《过陶岭有钱王井又三里有钱王石庵》 vs 杜甫《登高》
    • 林景熙的诗通过泉水与荒庵反映历史与时间的交错,而杜甫则通过山川的壮丽表现人生的无常。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关于宋代诗人的代表作。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蛙声 鸡声 九流 诣五泄驴上口占寄骆怀远 答嘉则 送娄某丞丹阳 雪中移居 其二 雪中移居 其一 过伯升宅玩骨董而菖蒲尤盛鱼有红色有蓝色有玉有锦俱三尾如鼎又有水晶四尾者 拟送巡滇者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不知死活 有无相通 冰壮 兵戈抢攘 齊字旁的字 穷退 举手之劳 鱼字旁的字 以讦为直 益虫 尸字头的字 汗褟儿 贲诸 鸟字旁的字 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含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