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4-25 07:35:24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35:24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下的月光,
让我怀疑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
低下头来思念我的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疑:怀疑,以为。
  • 举头:抬起头来。
  • 低头:低下头来。
  • 故乡:出生或生长的地方,这里指诗人思念的家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明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思念与团圆,常用来表达对亲人或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一生游历四方,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人生哲理以及饮酒作乐的情景,风格豪放、奔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在外游历时,正值夜晚,他看到明亮的月光,激发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情感真挚,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是古代游子心情的真实写照。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的经典之作,短短四句,情感却深沉而真挚,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浓浓思念。诗的开头通过“床前明月光”描绘出静谧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床前,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着“疑是地上霜”一句,巧妙地运用疑问的语气,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清冷,暗示了夜的幽静与孤寂。这里不仅仅是对月光的描写,更是对游子心境的刻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句,既是动作的描写,也是情感的升华。诗人抬头仰望那轮明月,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情感是普遍而又深刻的,许多游子在异乡时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人的卓越才华和深邃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床前,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 “疑是地上霜”:月光的清冷让人误以为是霜,体现了夜的寒冷,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
  • “举头望明月”:抬起头来仰望明亮的月亮,表现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
  •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来,思念故乡,直白而深情,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疑是地上霜”用月光比作霜,生动形象,增强了夜的清冷感。
  • 对仗:“举头”和“低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由仰望到思念的情感转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们普遍的乡愁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团圆,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 床前:代表诗人独自一人的状态,增添了孤独感。
  • 霜:暗示夜的寒冷与刺骨,反映了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2. 诗中“举头望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月亮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维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思念之情,但更倾向于对自然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李白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杂咏四首 其四 无题 苏州十咏 其二 木兰堂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十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九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八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七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六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四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与时推移 倒八字的字 嘟嘟哝哝 靡靡之声 邦赋 金石之言 阴柔害物 衣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依阿两可 庄庄其士 鼎字旁的字 筑造 节结尾的成语 肉字旁的字 鸟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