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4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48:53
阊阖高寒,帝所方酣,钧韶未终。恁紫帐庭闱,陇鹦春梦,楼船箫鼓,汾雁秋风。阿阁栖鸾,芝田秣马,回望瑶台在水中。芳林畔,蓦彩云不见,青鸟无踪。当时横海艨艟。问典午何人是阿童。奈犀家沉沙,江河如沸,金轮照殿,日月当空。玉树歌残,铜仙泪尽,寂寞宫花落又红。清漪里,有涵虚星斗,睡老鱼龙。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高冷的场景,皇帝正在酣睡,音乐未尽。紫色的帐篷内,春梦缭绕,楼船上音乐悠扬,秋风中传来汾水边的雁声。回望那栖息着美丽鸟儿的阁楼,绿草如茵的田地上马儿悠闲地吃草,瑶台的倒影在水中荡漾。芳林之旁,五彩的云彩不见了,青鸟也无踪影。当年那些横渡大海的船只,如今已不复存在。问问典午,谁是那时的少年?无奈犀牛沉没在沙中,江水如沸,金色的轮子照亮了殿堂,日月高悬。玉树的歌声已尽,铜仙的泪水已干,孤独的宫花又一次凋落。清澈的水中,星斗映照,老鱼龙在水中沉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咏雩,近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抒情为主题,常以清新隽永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末民初,历史动荡、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宫廷的对比,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叹。
《沁园春·颐和园昆明湖》是一首以颐和园的昆明湖为背景,抒发作者对美好往昔的思考与感慨的诗。通过生动的自然与宫廷的描绘,诗人展现出一种恍惚与失落的情感。
开篇以“阊阖高寒,帝所方酣,钧韶未终”引入,描绘了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皇帝在梦中,乐声依稀。接着“恁紫帐庭闱,陇鹦春梦”,通过春天的梦境,表现出对往日繁华的追忆。诗中描绘的楼船、箫鼓、汾雁等意象,交织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美好的时光。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寂寞与凋零,“玉树歌残,铜仙泪尽”一方面反映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历史的无情。最后“清漪里,有涵虚星斗,睡老鱼龙”,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哲理上的思考,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历史无法重来,但自然的美依旧存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意识与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阊阖高寒”意指什么? A. 皇宫冷清 B. 皇帝酣睡 C. 夜色深沉
“阿阁栖鸾”中的“阿阁”指什么? A. 美丽的阁楼 B. 田野 C. 楼船
诗中提到的“金轮”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黄咏雩的作品更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