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1:40
沁园春 其三 早春雨中遣怀
作者:邵亨贞 〔元代〕
菜甲封泥,桃英怯冻,浅寒尚浓。
正小窗深掩,暮云低密,颓垣半露,残雪玲珑。
冷逼单衣,愁欺倦枕,暗度一番花信风。
年光在但尘襟耿耿,镜鬓匆匆。
十年旧梦无踪。
算何异天涯随转蓬。
甚愔愔坊陌,灯宵闲过,沉沉烟雨,酒兴谁同。
鸟已春声,人犹旧感,点检芳菲前事空。
莺花好,更明年此际,何处相逢。
春天的菜叶被泥土封住,桃花在寒冷中显得有些害怕,浅浅的寒意仍然浓重。
小窗深深关闭,暮色的云层低低地笼罩,颓废的墙角半露,残留的雪花在微光中显得玲珑剔透。
冷风逼迫着薄衣,愁苦压迫着疲惫的枕头,暗中送来一阵春花的信风。
年光在尘世中流逝,镜子里的鬓发匆匆变白。
十年的旧梦已经无踪影。
算起来与天涯随风而转的蓬草有什么不同呢?
在这静谧的街陌,灯火阑珊的夜晚,沉沉的烟雨中,谁能与我共饮一杯?
鸟儿已在春天鸣唱,人却依旧沉浸在往昔的感慨中,点点滴滴的春花往事空留。
莺花正好,明年此时,我们又将在何处相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雨中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提到的“十年旧梦无踪”暗示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作者介绍:
邵亨贞,元代诗人,生于元朝中期,精于诗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在早春的雨中,邵亨贞或许正值人生的某个阶段,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自身的孤独,因而写下这首诗。诗中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象,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索。
这首《沁园春 其三 早春雨中遣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早春的气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诗的开头通过“菜甲封泥,桃英怯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早春的微寒。接着,诗人用“正小窗深掩,暮云低密”来描绘窗外的景象,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思考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年光在但尘襟耿耿,镜鬓匆匆”这一句,直白而又生动地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令人动容。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抒发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十年旧梦无踪”一语,透出一种深深的惆怅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春雨的细腻描绘,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孤独与思考之间的微妙关系。诗的最后一句“何处相逢”则使整首诗回归到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性,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从而引发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感伤,同时也寄托着对未来相逢的期待。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菜甲”指的是什么?
A. 菜叶
B. 花瓣
C. 树枝
D. 草地
“十年旧梦无踪”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未来
B. 过去
C. 现实
D. 朋友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
A. 喜悦
B. 哀伤
C. 无所谓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邵亨贞与陆游的诗作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邵亨贞的作品更注重春天的细腻描写,而陆游则更多强调秋天的萧瑟与忧伤。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微妙的差别,前者的孤独中透出对未来的期待,后者则更多体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惆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