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1:18
古来圩岸护隄坊,
岸岸圩圩种绿杨。
几久树根无寸土,
绿杨走入水中央。
自古以来,堤岸边修建了许多房屋,
在这岸边到处种植着绿杨树。
然而经过了很久,树根竟然没有扎入土壤,
绿杨的枝叶却伸展到了水的中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圩岸”与“绿杨”的描写可以视为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反思,体现了古代农耕文化中对土地和水域的依赖和影响。
作者介绍: 滕白,字无忌,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五言、七言绝句,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滕白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中,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环境描写反映了农耕文化的传统,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这首《七绝三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篇提到“圩岸护隄坊”,描绘了古代人们为保护土地而修建的堤岸,用以抵御水患。接着“岸岸圩圩种绿杨”,说明了人们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农业生产,种植绿杨树以美化环境和提供阴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久树根无寸土”一句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象:尽管绿杨树茁壮成长,但其根却没有扎入土壤,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不牢固。树木的生长需要土壤的滋养,而此处的树木却仿佛悬浮在水中,预示着一种脆弱和不稳定的状态。
最后一句“绿杨走入水中央”,不仅进一步强调了树木的孤立地位,也象征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传达了对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警示人们要珍惜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圩岸”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堤岸
c) 山坡
“几久树根无寸土”想表达的是什么?
a) 树木茁壮成长
b) 树木缺乏生存基础
c) 树木生长速度快
诗歌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a) 人与自然和谐
b) 人对自然的破坏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滕白的诗作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杜甫则更注重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