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3:45
田夫野老布长衫,郊外相逢与共谭。
一把年会将望六,九分春色又过三。
竹鸡绝叫茶生笋,梅子微酸酒熟蓝。
流转风光无间断,此身元与化功参。
一位田间的农夫和一位年迈的老人穿着长衫,在郊外相遇,共同闲聊。
虽说他们都已年过六旬,但春天的九分美景已过去了三分。
竹鸡啼叫,茶树冒出嫩笋,梅子微微发酸,酒也正好酿成。
流转的风光不断更替,我的身体与这自然变化相合。
洪咨夔,字子明,号仲明,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活跃于文学界。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
此诗作于春季,诗人通过与乡村老人相遇的情景,表达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流转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以田夫与老人相遇为引子,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农人的生活状态。诗的开头以“田夫野老”引入,描绘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农人和老人的智慧与阅历。在描写春天的同时,诗人也带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是“九分春色又过三”,传达出一种无奈和惆怅。
接下来的描写中,竹鸡、茶生笋、梅子和酒的细节,生动地呈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农村的生活画面。这些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也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流转风光无间断”,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认同,表明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深刻地探讨了生命、时间和自然的关系,使人读来既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又引发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思考。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秋季
B. 冬季
C. 春季
D. 夏季
诗中的“田夫”与“野老”象征了什么?
A. 年轻人
B. 劳动和智慧
C. 旅行者
D. 商人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生活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D. 以上皆是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洪咨夔的《谨和老人明朝中春二首》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二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虽有不同,却都展现了中国古诗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