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7:52
小桃红
作者: 梁鼎芬 〔清代〕
但惜花飞尽,谁解春归早。
何代佳人,那时沦落,夕阳细草。
剩馀香水际,更苔边也芳心长抱。
去去游骢缓,渐渐流莺老。
今日当时,浮云逝水,凑成怀抱。
正宽閒摊破,矮笺吟补题红词稿。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花凋零的惋惜,感叹春天的早早离去。佳人身世沦落,往日的美好已如夕阳下的细草般消逝。只剩下香气在水边萦绕,青苔旁依然怀念着那份芳心。慢慢地,游荡的骏马也变得迟缓,流莺的歌声渐渐变得苍老。如今的时光如浮云逝水,凑成了往日的怀念。正悠闲地将这份情怀摊开,写下这一首红色的词稿作为补题。
梁鼎芬(约1680-约1750),清代诗人,字子荣,号秋水,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旨在表达对人生、时光的感慨。
《小桃红》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的描绘,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逝去,表达了诗人对花朵凋零的惋惜和对佳人沦落的叹息。首句“但惜花飞尽,谁解春归早”开篇即以感叹引入,展现出对春光短暂的无奈。接着,诗人引入“何代佳人”,通过回忆美人往日的辉煌与现实的落魄,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诗中“剩馀香水际,更苔边也芳心长抱”将情感寄托于自然,花香与青苔的结合,象征着怀念与执着。最后,诗人以“今日当时,浮云逝水”总结,反思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正如那浮云与流水,难以把握。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交织,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情感细腻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围绕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中“但惜花飞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花的喜爱
B. 对花凋零的惋惜
C. 对春天的期待
“浮云逝水”是什么样的比喻?
A. 比喻时间的流逝
B. 比喻花的凋零
C. 比喻人的老去
诗中提到的“佳人”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青春与美丽
C. 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