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9:41
芳润园林不似贫,
年光无尽逐番新。
来禽颜色不禁雨,
搏黍语言如惜春。
身外岂关吾辈事,
镜中已换昔时人。
神僊定未超尘俗,
犹插金貂侍帝晨。
这片芳香滋润的园林并不像贫穷,
光阴流转无尽,年年都有新的景象。
飞来的鸟儿即使在雨中也显得色彩斑斓,
与稻谷间的声音仿佛在怜惜这春天。
身外的事情与我们何干,
镜子里映照的已经是昔日的自己。
神仙恐怕也未能超越尘世,
仍然佩戴着金貂,侍奉着帝王的晨曦。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陆游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夏交替之际,作者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体现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处境的思考。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动荡不安,陆游身为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贯穿于他的创作中。
这首诗以春夏之交的美好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篇的“芳润园林不似贫”,强调了自然的丰盈与个人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描绘春天鸟语花香的同时,心中却隐隐带有对人生无常的忧虑。
接下来的几句中,“来禽颜色不禁雨”描写了自然界的生机,鸟儿在雨中依然活泼,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而“搏黍语言如惜春”,则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次拉近,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眷恋。
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的内心,“身外岂关吾辈事”表达了对世事的超脱,但镜子中映照的“昔时人”又让人无法逃避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神僊定未超尘俗,犹插金貂侍帝晨”,则通过对神仙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世俗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提醒人们即便是神仙也无法完全脱离尘世的纷扰。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沉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夏之交的自然景象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世俗与理想的思考与超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芳润园林不似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贫穷的抱怨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D. 对财富的渴望
“镜中已换昔时人”中的“镜”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反射
B. 个人的过去
C. 现实的残酷
D. 未来的希望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的鸟
B. 贫穷的生活
C. 王权的象征
D. 生命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