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3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7:28
闲居无一事,睡少自夙兴。
空庭翠雾合,高树红日升。
曳杖遶四廊,悄然不逢僧。
厨烟俄漠漠,鱼鼓亦登登。
晨粥香满堂,粱肉坐可憎。
匡山在何许?吾将买行縢。
在闲居的日子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睡得少所以早早起床。
空旷的庭院中,翠绿的雾气环绕,高大的树木上红日东升。
我拖着拐杖绕着四周的廊道,悄悄地没有碰到僧人。
厨房的烟雾渐渐升起,鱼鼓声也在响起。
晨粥的香气充满了整个堂屋,而梁肉的味道却让我感到厌恶。
匡山究竟在哪里呢?我打算去购买一根行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朴素、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寺居夙兴》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正值南宋偏安的时代,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清静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山林的渴望。
《寺居夙兴》是一首描绘诗人清晨独处寺院生活的古诗,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诗的开头以“闲居无一事”入手,直接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而“睡少自夙兴”则呈现出他早起的习惯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接下来,诗中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空庭、翠雾、高树、红日,这些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仿佛让人感受到清晨的清新与宁静。
在“曳杖遶四廊”一句中,诗人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漫步于庭院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享受。而“悄然不逢僧”则暗示了他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独自一人,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和平。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厨房的烟雾和鱼鼓声,展现了一种生活的气息。然而“晨粥香满堂,粱肉坐可憎”则突显了诗人的挑剔与对某些生活细节的不满,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匡山在何许?吾将买行縢”,表现出诗人对远方山水的向往,流露出逃避现实的渴望与追求自由的决心,展现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依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陆游对闲居生活的喜爱,以及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同时,诗中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追求与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晨粥”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生活的温暖
B. 孤独感
C. 对世俗的厌倦
“曳杖遶四廊”中的“曳杖”指的是什么?
A. 拖着拐杖
B. 拖着鱼
C. 拖着书籍
诗人对“粱肉”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喜欢
B. 厌恶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作品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的诗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