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5:53
凭阑人·闺怨
作者: 王元鼎 〔元代〕
垂柳依依惹幕烟,素魄娟娟当绣轩。
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全诗翻译:
垂柳轻柔摇曳,惹起了幕帘上的烟雾,皎洁的月光洒在绣花的窗前。
我独自一人入睡,明月虽圆,但心中所念之人却未能团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月圆人未圆”是一个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渴望。古人常以月亮寄托相思之情,尤其在中秋节时,月亮象征着团圆。
作者介绍:
王元鼎,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时期,擅长诗词,尤其是词。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体现出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背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闺中,反映了女性在家中独自思念爱人的情感。元代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结构,使得女性的闺怨情感得以生动展现。
这首《凭阑人·闺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月下独自思念爱人的孤寂与愁苦。诗中“垂柳依依惹幕烟”的描写,不仅构建了一个清幽的场景,也为诗中情感的抒发打下了基础。柳树常常象征着柔情与思念,而“素魄娟娟当绣轩”则通过月光的明亮与清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和女性内心的孤寂。
“妾身独自眠”一句,表现了诗人无奈的孤独感,表达出一种无处诉说的情感。最后的“月圆人未圆”则是诗歌的情感高潮,月亮的圆满与爱人的缺席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思念的痛楚与渴望团圆的心情。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这种情感在古典诗词中常见,但王元鼎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种情感表达得尤为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展现了女性在孤独中对团圆的渴求,反映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遭遇的无奈与苦楚。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爱情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妾身独自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月圆人未圆”中的“圆”字有何含义?
A. 形状
B. 团圆
C. 时间
诗中描写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夜晚
C. 喧闹的市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元鼎的《凭阑人·闺怨》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反映了女性在夜晚对爱的思念。前者更注重于环境的描绘与情感的渲染,而后者则更直接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两者都以月亮作为情感的寄托,但情感的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