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9:18
瑞鹤仙 水仙花
作者: 孙荪意 〔清代〕
芳姿矜素质。
倚轻寒亭亭,倩影玉立。
罗衣翠绡织。
但黄侵宫额,粉坠檀颊。
帘飞细雪。
对屏山恼情脉脉。
忆开时尝是残年,
未许蝶寻蜂觅。
高格。
双管描香,
孤弦写韵,
称伊清绝。
凌波步浅,
凉露湿,
生尘袜。
论丰标矾弟,
梅兄怎比,
别是珊珊仙骨。
记瑶台,
月底归来,
黄冠半侧。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她的身姿娇美而清雅,仿佛倚靠在寒冷的亭子里。她的衣裙轻盈如绡,然而额头上的黄花却侵扰了她的清纯,脸上的粉妆也似乎有些失落。窗帘轻轻飘动,仿佛细雪在飞舞。她凝视着屏风,心中情思绵绵,回忆起盛开时的残年,心中不愿让蝴蝶和蜜蜂来打扰。她的气质高雅,双管乐器描绘出她的香气,孤独的琴弦传递出她的韵律,称赞她的清绝。她轻盈地走过水面,凉露浸湿了她的袜子。谈及风姿,梅花的兄弟怎能与之比拟,唯有她的仙骨独具韵味。记得那瑶台,月落时她归来,黄冠微微侧斜。
作者介绍: 孙荪意,清代女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作以婉约细腻著称,常以女性的视角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词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对自身美丽和高洁的追求,同时展现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作品中融入了自然景物,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瑞鹤仙·水仙花》是一首充满了色彩和情感的词作,体现了孙荪意对女性美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全词通过对女子姿态与环境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雅与孤独交织的情感。开篇即以“芳姿矜素质”点明主题,突显了女性的柔美和高洁。接下来的描写中,女子倚在亭子里,仿佛在与寒冷的环境抗争,体现出一种孤傲与坚韧。
词中多次提到的自然意象,如“细雪”、“凉露”,不仅增添了词作的画面感,也象征了女子内心的脆弱与细腻。特别是“忆开时尝是残年,未许蝶寻蜂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又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后以“瑶台,月底归来,黄冠半侧”作结,既是对女子出尘脱俗的描绘,也是对她美丽的留恋,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气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内心孤独的感慨,展现了女性的高洁和独特魅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描绘的是哪个花卉?
词中提到的“黄侵宫额”是指什么?
诗中“记瑶台,月底归来,黄冠半侧”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