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鹤仙·丙辰正月寿逸兄六十》

时间: 2025-04-30 20:46:28

诗句

信有千秋业。

漫吟望低垂,平居故国。

当年悔轻出。

竟无补丝毫,手残萧律。

江南江北。

幸司马、文章助得。

到而今、破碎苍茫,老眼揩来皆血。

春色。

浓于新酒,六十韶光,都成陈迹。

天街风月。

并辔火城灯夕。

剩疏篱围住,数椽三径,换取舞筵歌席。

且掀髯上寿,尊前新词晚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28

原文展示

《瑞鹤仙·丙辰正月寿逸兄六十》 ——魏元戴 〔清代〕

信有千秋业。漫吟望低垂,平居故国。当年悔轻出。竟无补丝毫,手残萧律。江南江北。幸司马文章助得。到而今破碎苍茫,老眼揩来皆血。春色。浓于新酒,六十韶光,都成陈迹。天街风月。并辔火城灯夕。剩疏篱围住,数椽三径,换取舞筵歌席。且掀髯上寿,尊前新词晚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事业的感慨,虽然有千秋的成就,但在回首往事时却感到无奈和悔恨。诗中提到的“平居故国”指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当年悔轻出”则表现了对年轻时轻率离开的后悔。随着时间的流逝,眼前的世界已是苍茫,连眼泪也染上了血色。春天的色彩如同浓烈的新酒,六十年的光阴已经成为往事。最后,作者在灯火阑珊的夜晚,依旧希望能够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


注释

  • 千秋业:指千年的事业或成就。
  • 低垂:形容心情的沉重,或是头低下的姿态。
  • 手残萧律:形容手艺失去,无法再创作美好的音乐。
  • 司马文章:指三国时期的司马迁,以文章著称,象征文学成就。
  • 破碎苍茫:形容眼前的世界变得模糊而无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元戴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细腻,常有感叹人生的情感。其作品多描写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现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为庆祝朋友六十岁生日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开头通过“千秋业”引入,表现作者对自己成就的反思,接着用“漫吟望低垂”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词中多次提到的“春色”、“新酒”等意象,暗示了年轻时的活力与激情,然而到了六十岁,所有的记忆都变成了“陈迹”,这不仅是对时间的感慨,更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在“天街风月”一节,作者描绘了一幅灯火辉煌的夜景,象征着即使在老去的岁月中,生活依然充满乐趣与希望。最后的祝寿部分,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年纪渐长,但依然要珍惜与朋友共度的时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信有千秋业”:表达对自己成就的自信。
    • “漫吟望低垂”:对过去的沉重回忆。
    • “当年悔轻出”:对年轻时的轻率感到悔恨。
    • “竟无补丝毫”:感慨无法挽回过去的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个人成就比作千秋的事业。
    • 对仗:如“江南江北”,增强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词主要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春色:象征生命力与希望。
  • 新酒:代表年轻时的激情与欢乐。
  • 灯火城:暗示岁月的流转与生活的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秋业”指的是什么?

    • A. 一千年的事业
    • B. 千年的成就
    • C. 千秋的事业
    • D. 一千年的成就
  2. 诗中提到的“手残萧律”是什么意思?

    • A. 手艺失去
    • B. 手伤残废
    • C. 不会弹琴
    • D. 无法创作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龚自珍《己亥杂诗》和魏元戴的《瑞鹤仙》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龚自珍更加强调个人的悲剧命运,而魏元戴则更多地展现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寒流初退,晨起口占 临江仙(西园右春亭新成)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闺思 临江仙 其一 临江仙 其三 临江仙 临江仙·题明林秋香画芙蓉,用沈石田题秋香画临江仙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兀字旁的字 冯河暴虎 无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比字旁的字 糜弊 自圆其说 皂荚 事不有余 汗开头的成语 谩诚 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雁柱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户字头的字 饿死事大 槐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