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2:04
仲夏小旱方致祷忽大雨连日江水为涨喜而有作
作者: 陆游 〔宋代〕
旱苗垂槁叹何堪,大雨谁知变立谈。
翠麓青林吞欲尽,恶风白浪战方酣。
江翻龟窟连云泽,雷挟龙腥起雪潭。
从此年丰真少事,炷香终日坐蒲龛。
在干旱的仲夏,禾苗垂死,令人叹息,谁能预料大雨会突然降临呢?
青翠的山脉和林木似乎要被压垮,狂风和白浪正酣战。
江水翻滚,龟的洞穴与云泽连成一片,雷声携带着龙的腥气,涌起雪潭。
从今往后,年年丰收,真是少了烦事,
我便整日点香,坐在蒲团上静待安宁。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兴衰,作品多以抒发爱国情怀、乡土情感为主,风格豪放,语言生动。
这首诗创作于仲夏时节,正值干旱之际,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寄托了他对丰收的期待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陆游的《仲夏小旱方致祷忽大雨连日江水为涨喜而有作》是一首充满生动描绘与深情感慨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干旱带来的困境,禾苗枯萎,令人心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接着,诗人转而描绘了突如其来的大雨,仿佛自然界的神奇力量让人惊叹。
“翠麓青林吞欲尽,恶风白浪战方酣”,这两句展现了大雨来临时的狂暴气候,激烈的风浪似乎要吞噬一切,生动地描绘了天地间的激烈对抗,突显了自然的威力。
最后两句,诗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暗示着雨水的到来将带来好年成,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在“炷香终日坐蒲龛”中得以体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激,更是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陆游的诗性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干旱与大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诗中“旱苗”指的是什么?
A. 幼苗
B. 干旱中的禾苗
C. 豆芽
答案:B
诗人通过什么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A. 细腻的描绘
B. 激烈的比喻
C. 二者皆是
答案:C
“炷香终日坐蒲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宁静与安详
C. 兴奋
答案:B
陆游与辛弃疾同为南宋词人,但陆游的诗多抒发对自然的敬畏,辛弃疾则更多表现对政治的关注与个人英雄主义。两者在风格上均具豪放之气,但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