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34
游子未归去,野花愁破心。
春日途中,吟窗杂录划多灰渐冷,
坐久席成痕。
江南野录结宇孤峰上,
安禅巨浪间。
分开朝海浪,留住过江云。
以上并金山寺划多灰杂苍虬迹,
坐久烟消宝鸭香。
夜坐。
游子尚未归来,心中因野花的凋零而感到忧愁。
春日行走在途中,吟诵间窗外杂乱的笔记灰尘渐渐冷却,
长时间坐在上面,留下了痕迹。
江南的野外景色在孤峰之上交织,
在巨浪之间寻求安宁。
分开朝向海浪的方向,留住那过江的云朵。
在金山寺的旁边,杂乱的灰尘中留下了苍虬的痕迹,
长时间坐着,烟雾消散,宝鸭的香气弥漫。
夜晚静坐。
作者介绍:孙鲂,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日,正值离别时节,表现了诗人在游子未归之际的孤独与思念。
这首诗通过游子未归的背景展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的“游子未归去”即是直白的情感抒发,令人感受到一股浓烈的离愁。接着,诗人以“野花愁破心”来深化情感,野花的凋零似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暗示了游子不归对心灵的伤害。
在描绘春日的场景时,诗人使用“吟窗杂录”来表现自己在寂寞中吟唱的状态,反映出一种孤独的艺术气息,而“坐久席成痕”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生活的沉思。后面的江南景色描绘更是将诗歌推向一种宁静的哲学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眷恋,又有对人生的沉静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与人文,游子、花草、海浪、云朵等元素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每个意象都在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传达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游子”指的是:
A. 在外游历的人
B. 留在家乡的人
C. 诗人本人
诗中提到的“金山寺”象征什么?
A. 希望
B. 离别
C. 安宁
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忧伤
C.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和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之情,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亮引发思乡之情,而杜甫则用更为沉重的笔调表现对兄弟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