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时间: 2025-05-04 12:20:18

诗句

父母何曾使我瘉,自将身去狥尘埃。

孔颜思孟老庄释,万语千言唤不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0:18

诗词名称: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作者: 陈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父母何曾使我瘉,自将身去狥尘埃。孔颜思孟老庄释,万语千言唤不回。


白话文翻译:

父母何曾让我得到安宁,我自愿将身体沉沦在尘埃之中。孔子、颜回、孟子、老子、庄子、释迦牟尼,万千语言也无法将我唤回。


注释:

  • :安宁、平静。
  • :沉沦、陷入。
  • 孔颜思孟:指孔子、颜回、孟子三位儒家圣贤。
  • 老庄释:指老子、庄子和释迦牟尼三位道家和佛教的先哲。

典故解析:

  • 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 老子、庄子:道家创立者,强调自然和无为。
  • 释迦牟尼:佛教创立者,主张超脱世俗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意象生动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关注人生哲学和社会现象,常常融入个人感悟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夜晚,作者在邵武建宁静坐,心中感慨万千,试图通过书信向朋友们表达自己的内心困扰和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的反思。开头两句,作者直面亲情与自我安宁的矛盾,表达了对父母期待的无奈与不满。接下来的句子则引入了历史上著名的儒道释思想家,展示了作者对智慧和哲理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的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人生哲理的追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普遍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父母何曾使我瘉:感叹父母并没有给予我内心的安宁。
  • 自将身去狥尘埃:我自愿沉沦于尘世的纷扰之中。
  • 孔颜思孟老庄释:提到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表达对他们智慧的追求。
  • 万语千言唤不回:即使有再多的智慧和话语,也无法挽回失去的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父母何曾使我瘉”与“自将身去狥尘埃”对仗工整,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列举历史人物时的排比手法,增强了诗的气势和思想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困惑与反思,展现了个人在亲情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以及对智慧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父母:象征家庭与责任。
  • 尘埃:代表世俗的纷扰与困扰。
  • 孔颜思孟、老庄释:象征智慧与哲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 A. 孟子
    • B. 孙子
    • C. 释迦牟尼
    • D. 老子
  2. 诗中“父母”一词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家庭与责任
    • C. 权力
    • D. 友谊

答案:

  1. A, C,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强调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将进酒》则表现出豪放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出对人生的热烈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 闰月之腊诏赐银合腊药三首 其二 宫词一百首 赵山二绝 其一 吴通微临兰亭叙帖赞 薛稷夏热帖赞 谒遗爱王词二首 奉赓赵季茂雪中感兴二首 孙威敏及物帖赞 己亥十二月十七日堂帖被召感恩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纷开头的成语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长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尸字头的字 拓落不羁 广字头的字 入字旁的字 集思广议 寒缩 意相 同心一力 醉眼蒙胧 追缉 琼书 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安心恬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