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别吴中三年寄湖上一二知己》

时间: 2025-04-26 07:12:59

诗句

麦秋天气觉清和,老尽春风庭下莎。

晚月荒山啼蜀帝,夕阳高树咽齐娥。

三年寒我沧波约,一夜思君白发多。

世路不堪重著脚,相期何地理渔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2:59

原文展示:

别吴中三年寄湖上一二知己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麦秋天气觉清和,
老尽春风庭下莎。
晚月荒山啼蜀帝,
夕阳高树咽齐娥。
三年寒我沧波约,
一夜思君白发多。
世路不堪重著脚,
相期何地理渔蓑。

白话文翻译:

在麦秋的季节,天气显得格外清爽和煦,
庭院里的莎草在春风中已经枯黄。
夜晚的月光下,荒山中传来蜀汉皇帝的哀鸣,
夕阳西下,高树间似乎有齐国的仙女在轻声吟唱。
三年来,我和你在这波涛汹涌的湖上约定相见,
一夜之间,思念你使我白发增多。
世间的路途让我难以重蹈旧辙,
我们相约何处才能再见面,穿着那渔夫的蓑衣?

注释:

  • 麦秋:指小麦成熟的季节,通常在夏季。
  • :一种草本植物,常生于湿地。
  • 蜀帝:指蜀汉的皇帝刘备,诗中提到的“啼”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感伤。
  • 齐娥:指齐国的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常被用来表现女性的柔美与忧伤。
  • 沧波:指湖水,寓意深远。
  • 渔蓑:渔夫穿的蓑衣,象征着渔民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吴龙翰与好友分别三年之后,身处湖畔,他对友人的思念愈加深切,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别吴中三年寄湖上一二知己》是一首充满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人在清和的麦秋季节,借助自然景物描绘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开头两句通过描绘麦秋的天气和庭下的莎草,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凋零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惆怅的背景。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以晚月和夕阳的意象,分别引入了历史与神话的元素,蜀帝的哀鸣与齐娥的吟唱,似乎在提醒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三年未见的深切思念,白发的增多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对友人的愈发思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最后两句则体现了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与不安,世路的艰难让人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中,诗人期待的再见却又充满了不确定性,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麦秋天气觉清和:描绘秋天的清爽,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2. 老尽春风庭下莎:莎草已枯,暗示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无常。
  3. 晚月荒山啼蜀帝:月光下的荒山引发对历史的追忆,蜀帝的哀鸣增添了悲伤的氛围。
  4. 夕阳高树咽齐娥:夕阳与高树的结合,描绘出一种宁静又略带忧伤的画面。
  5. 三年寒我沧波约:时间的流逝让人愈发怀念与友人的约定。
  6. 一夜思君白发多:思念成疾,白发的增多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7. 世路不堪重著脚:感慨人生道路的艰难与重负。
  8. 相期何地理渔蓑: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与不安,渔蓑象征着简单的生活与对自然的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白发的增多,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
  • 拟人:通过“啼”和“咽”,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之与人心相连。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使得诗的节奏感更强。

主题思想:

诗中传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生路途的艰辛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麦秋:象征成熟与丰收,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
  • :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荒山:象征孤独与寂寞。
  • 晚月:代表思念与怀旧的情感。
  • 夕阳:象征生命的黄昏与未来的无常。
  • 渔蓑:象征简单的生活与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帝”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刘备
    B. 曹操
    C. 诸葛亮
    D. 孙权

  2.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表达思念之情? A. 春风
    B. 晚月
    C. 烈日
    D. 大雪

  3. 诗中“白发多”象征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思念的加深
    C. 生活的富裕
    D. 健康的衰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吴龙翰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于友人的思念而非对家庭的思念。李白的作品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而吴龙翰则通过自然景物来传递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感伤,风格上更为细腻和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促促词 清平乐 南歌子 游龙光寺 书所见 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 除夜杂感 陈思王墓 酬王阮亭先生见寄 其三 酬王阮亭先生见寄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薪之忧 行能 舟字旁的字 不为已甚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高字旁的字 酤鬻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丨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長字旁的字 妥妥帖帖 闲杂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陵上虐下 鸡骨支床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包含盈的成语 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