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别厉制使》

时间: 2025-04-27 18:24:54

诗句

何日林间理故书,客中岁月只蘧庐。

籴粮半给梅花鹤,烧叶馀分雪后驴。

蝶梦悠扬家国远,雁行零落弟兄疏。

寒花到了自萧索,不是东风不管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54

原文展示:

何日林间理故书,客中岁月只蘧庐。
籴粮半给梅花鹤,烧叶馀分雪后驴。
蝶梦悠扬家国远,雁行零落弟兄疏。
寒花到了自萧索,不是东风不管渠。

白话文翻译:

何时能在林间整理旧书呢?在外的岁月只剩下简单的茅屋。
买粮食只给梅花的鹤,烧叶子剩下的是雪后驴的饲料。
做梦的时候,感觉家国遥远,雁阵散落,兄弟间的联系疏远。
寒花已经到来,自然显得萧条,这不是东风不来,而是它无能为力。

注释:

字词注释:

  • :整理、理顺。
  • 故书:旧书,往日读过的书籍。
  • 蘧庐:简陋的茅草屋。
  • 籴粮:购买粮食。
  • 梅花鹤:指梅花的图案和鹤,可能比喻高洁的品格。
  • 烧叶余分:烧叶子之后剩下的部分。
  • 蝶梦:做梦,梦中如蝴蝶般轻盈。
  • 家国:故乡与国家。
  • 零落:零散、分散。
  • 萧索:凋零、冷清的样子。

典故解析:

  • 梅花鹤:梅花象征高洁,鹤象征长寿与孤高。诗中借此表达诗人对理想和高洁品格的向往。
  • 东风: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中暗示时光的无情与无法改变的现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家国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客居他乡之时,思念故乡和旧日时光。诗中流露出对家国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别厉制使》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何日林间理故书”,引出了诗人对往日悠闲生活的怀念,暗示了他在外地的孤独与无奈。接着以“客中岁月只蘧庐”描绘了自己在异乡的简陋环境,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接下来的“籴粮半给梅花鹤,烧叶馀分雪后驴”则通过意象的构建,反映了生活的窘迫与无奈,梅花鹤的优雅与不屑与诗人当下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最后两句“蝶梦悠扬家国远,雁行零落弟兄疏”,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连绵的思绪中,家国的遥远与兄弟间的疏离令人感到无比惆怅。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令人倍感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日林间理故书”:表达了对往日安宁生活的向往。
  2. “客中岁月只蘧庐”:在外的岁月只剩下简陋的居所,突显孤独与无奈。
  3. “籴粮半给梅花鹤”:生活的拮据,无法实现理想生活。
  4. “烧叶馀分雪后驴”:生存的艰难,暗示资源的匮乏。
  5. “蝶梦悠扬家国远”:梦中对故乡的向往,家国在心中却远不可及。
  6. “雁行零落弟兄疏”:雁阵的散落象征亲人间的疏离。
  7. “寒花到了自萧索”:时节的变化带来内心的萧条。
  8. “不是东风不管渠”:表达对命运无能为力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蝶梦”比喻轻盈而美好的梦境;“梅花鹤”比喻理想与高洁。
  • 拟人:如“寒花到了自萧索”,赋予植物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整齐,形成音韵美,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折射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孤独感与对家国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间:象征着自然与宁静,代表着理想的生活。
  • 故书:象征着往事与记忆,寄托着对过去的怀念。
  • 梅花鹤:象征高洁与超然,反映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寒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萧索。
  • 东风:象征生机与希望,含有命运无常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日林间理故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人生的无奈

  2. “蝶梦悠扬家国远”中“悠扬”一词的意思是: A. 美好
    B. 轻盈
    C. 悲伤
    D. 遥远

  3. 诗中的“寒花”象征着: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D. 夏天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但侧重于对家庭的关怀与责任,而吴龙翰的《别厉制使》则更加关注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明堂庆成诗 登双溪阁 淮安军 端午即事 四拍 襄阳第五 题苏武忠节图 送行中斋三首 渡江第十 过雪桥琉璃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革字旁的字 堪舆家 挚友 瞻予马首 酪奴 口字旁的字 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琴剑飘零 高人雅致 包含抛的词语有哪些 镂冰斸雪 匸字旁的字 囊底智 谘酒 包含堆的成语 二字旁的字 人生七十古来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