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6:53
咏史
陈普 〔宋代〕
世历绵延四百秋,
死蚿枯竹附诸侯。
末年隆准生丰沛,
谁道嬴秦是继周。
这首诗讲述了历史的悠久与沧桑,四百年中经历了多少秋冬更替。死去的蚿与枯竹都依附于诸侯的势力。末年时,隆准(指的是丰沛的雨水)滋养着这个时代,谁又能道出嬴秦的崛起是对周朝的继承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嬴秦与周朝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历史上朝代更替的复杂性。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而秦朝则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诗中质疑了嬴秦是否真的继承了周朝的传统,暗示着历史的循环与变迁。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其诗作多以历史为题材,反映对时事的思考及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变革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沐浴在历史长河中的感悟与警示。
《咏史》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与深邃性。首句“世历绵延四百秋”直接将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连续性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一种沉重的时间感。随后提到的“死蚿枯竹”则通过意象的对比,象征了历史中的衰亡与无情。这里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在警示后人对于权力、历史的反思。
在“末年隆准生丰沛”句中,诗人运用“隆准”这一自然现象,象征着历史末期的繁荣与希望。可是在这种繁荣背后,是否真的有继承与延续呢?最后以“谁道嬴秦是继周”收尾,质疑了嬴秦对周朝的“继承”,展现了历史的多元与复杂,令读者在思考历史的同时,也反思现实。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有力,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其情感基调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索,具有深刻的历史哲学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历史的延续与变化,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权力更替的思考,质疑了历史的单一叙述,强调了历史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蚿”象征什么?
A. 繁荣
B. 死亡
C. 生命
D. 文化
“隆准”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历史
B. 希望和生机
C. 传统
D. 变革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单一叙述
B. 反思历史的复杂性
C. 赞美嬴秦的伟大
D. 描述自然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