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8:37
文公书厨 含英咀华
作者: 陈普 〔宋代〕
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
本末惟一贯,根香非两家。
薄言采撷之,入口如含咀。
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天地之间的真理和智慧,都是由圣人的心灵所承载的,而他所说的话语便是其精华所在。事物的本质与表面是紧密相连的,根本的香气并不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来源。简单的言语经过细致的采撷,入口时就如同细细品味。此时才真正领悟到其中的滋味,连熊掌这样的美味也无法与之相比。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文化和道理的深刻思考。风格上,陈普的诗作常常追求简洁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理想、探求真理的时代。诗中体现了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以及对真理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心灵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开头的“圣心天地蕴”便将圣人视为天地智慧的承载者,强调了知识的源泉不仅在于表面的语言,而在于深厚的内涵。此诗的结构紧凑,通过对“本末”的探讨,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强调了探求真理的重要性。“薄言采撷之,入口如含咀”则进一步说明了对智慧的品味,强调了对言语的细致理解与体悟。最后两句更是将真滋味与熊掌的美味进行对比,表明真正的智慧与内涵是无法用常规的标准来衡量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语言与智慧的探讨,更是对生活深层次理解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内在智慧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深入思考和体味生活中的真理,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圣心”的意思是?
A. 圣人的心灵
B. 普通人的心灵
C. 自然的心灵
“熊掌”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普通食物
B. 美味的食物
C. 难以下咽的食物
诗中提到“本末惟一贯”,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事物的本质与表面是相对的
B. 事物的本质与表面是一致的
C. 事物的本质与表面是无关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普的这首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强调了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但陈普更倾向于内省与体悟,而苏轼则更加豪放直接,展现了不同的个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