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9:34
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明亮的月光在金色的湖面上转动,
像是镜子又被重新磨光。我举杯向月问,
嫦娥呀,白发让我感到无奈,该如何面对呢?
乘着风好好地去,飞向那万里长空,
俯视那壮丽的山河。
如果把那桂树的影子削去,人们说那样清亮的月光会更多。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抗金名将。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而闻名,作品多反映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中秋之夜,反映了诗人对月亮的热爱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更寄托了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
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词作。词的开头,以“秋影转金波”描绘出中秋夜的美丽景象,月光在水面上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把酒问姮娥”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和衰老的无奈,白发像是对他青春的嘲讽,令人倍感惆怅。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深思。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是对自由的渴望,诗人希望能飞向那无边的天空,俯视大地的壮丽,体现出一种壮志凌云的豪情。最后一句“斫去桂婆娑”则是对月亮本身的思考,暗示着人们追求的美好常常被现实的苦涩所掩盖。
整首词中,辛弃疾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将个人的思考与大自然的景象巧妙结合,展现了他对生命、理想与自由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测试:
诗中“把酒问姮娥”的意思是?
“乘风好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