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3:31
春前别后。常是双眉皱。生怕莺声催残漏。梦破闲衾堆绣。
又还玉露金风。秋声先到房栊。川上不传尺素,云间犹望飞鸿。
在春天来临之前和离别之后,我常常皱着眉头。生怕黄莺的鸣叫催促了时光的流逝,导致我在梦中惊醒,空余的被褥上堆满了绣品。
又到了玉露和金风的季节,秋天的声音先于我到来,窗户里传来阵阵秋声,河上却没有音信,云间我依然在期待着飞鸿的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词人,其词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与景致。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曹勋在春秋交替时节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和时代背景。
《清平乐》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秋交替、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便以“春前别后”引出主题,双眉的皱起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期待,也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忧虑。诗人对莺声的敏感,更显得他对时间流逝的恐惧与无奈。在“梦破闲衾堆绣”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闲置的绣品象征着未能实现的梦想和被时光遗忘的美好。
接下来的“又还玉露金风”,则是转入对秋季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此时的秋声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与内心的孤寂相呼应。最后两句“川上不传尺素,云间犹望飞鸿”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飞鸿象征的书信未到,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力感。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人间的思念,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前别后”意指:
A. 春天的到来
B. 春天与离别的交替
C. 夏天的到来
D. 冬天的结束
“生怕莺声催残漏”中“莺声”象征:
A. 思念
B. 离别
C. 时光的流逝
D. 秋天的到来
诗人对秋声的描绘,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生机
D. 无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曹勋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均展现了对时间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思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描绘女性的柔情与细腻感,而曹勋则更多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忧虑与孤独。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