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警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30 22:21:45

诗句

嬖人排孟子,通国诮匡章。

内省倘不疚,青蝇徒自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1:45

原文展示

嬖人排孟子,通国诮匡章。
内省倘不疚,青蝇徒自忙。

白话文翻译

宠爱的女人贬低孟子,整个国家都在嘲讽匡章。
如果内心没有愧疚,青蝇也只是徒劳地忙碌。

注释

字词注释:

  1. 嬖人:宠爱之人,指特别受到宠爱或青睐的女性。
  2. :贬低、排斥的意思。
  3.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
  4. 通国:整个国家。
  5. :嘲讽、讥讽的意思。
  6. 匡章:匡章指的是有道德正义的言行,可能是指某种理想或标准。
  7. 内省:内心反省、自我审视。
  8. :如果、假如。
  9. 不疚:没有愧疚感。
  10. 青蝇:比喻那些无所事事、喧嚷但无益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了孟子,意在说明有些人贬低有道德见解的人,而社会却对此表现出嘲讽的态度。匡章作为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显然是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个人情感为主,关注社会伦理与人性思考,风格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对儒家思想的重视与忽视有关,作者通过这首诗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表达对道德沦丧的不满。

诗歌鉴赏

李吕的《自警三首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通过“嬖人排孟子”这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真正智慧和道德的误解与贬低,反映出一种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孟子作为儒家代表,象征着高尚的道德标准,而“青蝇徒自忙”则暗示了那些无所事事却忙于喧哗的人,他们对于真正的价值观缺乏理解,甚至选择性地忽视。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无奈与失落感,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嬖人排孟子:表达了社会对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如孟子)的贬低。
  2. 通国诮匡章:指出整个国家在嘲讽那些追求正义和理想的人。
  3. 内省倘不疚:提示人们要自我反省,问自己内心是否感到愧疚。
  4. 青蝇徒自忙: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忙于无意义事务的人只是徒劳无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嬖人”对“通国”,形成一种平衡美感。
  • 比喻:青蝇象征那些喧哗却无实质内容的人,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揭示了社会对道德标准的忽视,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社会现象的无奈与愤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嬖人:象征社会中被错误崇拜的事物。
  • 孟子:理想化的道德标准。
  • 青蝇:无意义的忙碌与嘈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嬖人”指的是:
    A. 朋友
    B. 宠爱之人
    C. 学者

  2.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社会的繁荣
    B. 道德的贬低与嘲讽
    C. 爱情的美好

  3. “青蝇”在诗中象征:
    A. 忙碌却无意义的人
    B. 高尚的人
    C. 政治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 杜甫《春望》:反映社会动荡下的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李吕的诗更侧重内心的反省与社会批判,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向往,前者深沉而后者明快,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诗选》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昌上座归成都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宴桃源/如梦令 再答明略二首 赠嗣直弟颂十首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题归去来图二首 放言十首 其六 清江引 寄李次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风过耳 摊破 再造之恩 楼阙 车字旁的字 三钱之府 得胜回头 包含猝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刨的词语有哪些 嚾呼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人仰马翻 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仍接 路开头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广字头的字 牙字旁的字 包含淬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