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8:39:03
原文展示:
嘉谟岂但国蓍龟,旧学端为帝者师。圣世欲收仁义效,行看平步凤凰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古代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国君的占卜上,过去的学问应当成为帝王的老师。在这个圣明的时代,想要实现仁义的理想,就要像平步青云般轻松自如地走向凤凰池。
注释:
- 嘉谟:美好的谋略或教导。
- 国蓍龟:古代用来占卜的蓍草和龟甲,象征国家的占卜之法。
- 旧学:指古代的学问和知识。
- 帝者:指帝王。
- 圣世:指明君治世的时代。
- 仁义:指儒家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 凤凰池:象征理想境界或美好前程,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典故解析:
- 国蓍龟:古代中国用蓍草和龟甲进行占卜,是周易文化的一部分,象征着对国家未来的预测与决策。
- 凤凰池:凤凰是中国文化中代表吉祥的神鸟,凤凰池常被视为理想的境地或成功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生哲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中国社会文化复兴之时,诗人通过对仁义的追求和对古代智慧的崇尚,表达了对理想治国理念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仁义之道的推崇。首句“嘉谟岂但国蓍龟”开篇即提出了质疑,强调古代的智慧不仅限于占卜之术,更应提倡儒家文化的学习。第二句“旧学端为帝者师”明确了旧学的重要性,暗示当代统治者应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接下来的“圣世欲收仁义效”指出了理想治国的目标,最后以“行看平步凤凰池”作为收尾,形象地描绘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美好前景。整首诗在用词上典雅而不失深刻,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嘉谟岂但国蓍龟:古代的美好教导不仅仅体现在占卜之术。
- 旧学端为帝者师:古代的学问应当成为帝王治国的老师。
- 圣世欲收仁义效:在这个明君治世中,想要实现仁义的理想。
- 行看平步凤凰池:就像轻松行走在凤凰池边一样,理想的实现是如此自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代的智慧比作国君的老师,强调其重要性。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意象相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古代智慧与治国理政的关系展开,强调学习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并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嘉谟:象征智慧和教导。
- 凤凰池:象征理想与美好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嘉谟”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教导
B. 占卜之术
C. 统治者
D. 古代书籍
-
“平步凤凰池”寓意什么?
A. 难以实现的理想
B. 轻松自如地实现理想
C. 追求财富
D. 遇到困难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具有深刻的历史感。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壮丽景象的描绘。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理想和人生的追求,但风格更加豪放。
- 王维《鹿柴》: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宁静,主题虽不同,但同样关注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了丰富的宋代诗歌作品,帮助理解时代背景。
- 《古代诗词鉴赏》:深入解析古代诗词的技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