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7:08
望湘人
二茗草堂话旧,月色上箔,霜华在灯,宿恨新愁,异心同感。
兀酸吟对烛,愁语拥衾,柝声霜外微逗。
露屧沉烟,月眉衔岫。不分凄凉回首。
酒送花迎,背香飞到,雏莺明秀。
剪一双春睐撩人,值得红心怨瘦。
便道初三下九。者相思贮得,麝囊叩叩。
奈千叠云山,只在画灯前后。
隔帘倚扇,晚凉时候。
堕梦君还思否。
怕再觅一角西湖,絮影吹残闲柳。
在二茗草堂,我们回忆往昔,月光洒在窗帘上,灯前的霜华闪烁,宿怨与新愁交织,彼此心意相通。
我对着烛光吟唱,愁苦的言语在被子里缠绕,夜里微微的敲打声透过霜冷的空气。
露水沾湿了鞋子,烟雾缭绕,月眉勾勒出山峦,回首往事,竟无分凄凉。
酒香送来花香,背后香气飞扬,雏莺在明媚中歌唱。
剪下一双春日的目光,撩动人心,值得红心怨瘦。
便提到初三下九,谁的相思藏在心中,麝香囊轻轻叩响。
然而千重云山,只在画灯的前后。
隔着帘子倚着扇子,晚风送来凉意。
你是否还在梦中思念?
怕是再也难以找到西湖的一角,柳絮在闲散的风中随意飘飞。
作者介绍:姚燮(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常蕴含深厚的思考与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生活的一段孤独且思念的时光,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怀旧。
《望湘人》是姚燮的一首典雅而情绪复杂的诗作,诗中蕴含了浓厚的思乡与思恋之情。开篇提到“二茗草堂”,即是对旧时光的追忆,草堂本身也象征着简朴与清净。在月色与灯光的交映之下,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反思过往的情感,既有宿恨的沉重感,也有新愁的难以言说。
“兀酸吟对烛,愁语拥衾”二句中,烛光摇曳,映衬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愁语与被子交缠,生动地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随后的“酒送花迎”则转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酒与花的香气,仿佛在希望中带来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情感真挚而深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人们在孤独中的思考与情感交织,具有深刻的哲理与美学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二茗草堂”中的“二茗”指的是:
A. 一种茶
B. 一种花
C. 一种果实
D. 一种酒
“愁语拥衾”表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孤独与愁苦
C. 兴奋
D. 怀念
诗中提到的“月眉衔岫”,这一意象主要表达:
A. 美丽的景色
B. 诗人的忧伤
C. 生活的庸俗
D. 历史的沧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望湘人》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情感的追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