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庭枣》

时间: 2025-05-07 06:29:36

诗句

昔来华纂纂,遽许实离离。

西风会摇落,行复见空枝。

岁物感流驶,事功伤暮迟。

咄彼身後名,前人端自欺。

书殚南山竹,奄奄定何知。

贤哉张生翰,千载与心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9:36

原文展示

感庭枣
作者:贺铸 〔宋代〕

昔来华纂纂,遽许实离离。
西风会摇落,行复见空枝。
岁物感流驶,事功伤暮迟。
咄彼身後名,前人端自欺。
书殚南山竹,奄奄定何知。
贤哉张生翰,千载与心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回想往昔,繁华如织,却又迅速凋零。西风吹来,枣树上的果实纷纷落下,空枝又逐渐显露。岁月流逝,事业的成功却显得愈发迟缓。叹息那些追求名声的人,往往只是在自欺欺人。即使书籍满载南山的竹子,最终却无从知晓其真正的意义。可惜的是,张生的翰墨才华,千年之后仍然与我的心灵产生共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华纂纂:形容繁华的景象。
  • 离离:形容树木繁盛的样子。
  • 摇落:摇动而落下。
  • 空枝:指没有果实的树枝。
  • 岁物:指岁月、年物。
  • 流驶:流逝、流动。
  • 伤暮迟:感叹事情的完成和时光的晚期。
  • 咄彼:叹息、唏嘘的语气。
  • 身後名:指身后留下的名声。
  • 南山竹:这里比喻书籍的丰富。
  • 奄奄:微弱的样子,形容无力。
  • 贤哉:赞美的语气。
  • 张生翰:指张旭,字华公,唐代著名书法家。

典故解析

  • “贤哉张生翰”:此处提到的张生,实为张旭,因其书法之美而被后人所称道,诗人借此表达对文学艺术影响力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方回,号秋水,宋代词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后期因政治原因隐退,专注于文学创作。他的词风清丽,意境深远,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为题材。

创作背景
《感庭枣》写于贺铸隐退后,反映了他在岁月流逝与人生感悟中的思考,尤其是对事业与名声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感庭枣》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贺铸通过对庭中枣树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开篇的“昔来华纂纂,遽许实离离”展现了往昔的繁华与如今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暗喻人生的无常。随后的“西风会摇落,行复见空枝”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伤,西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摇落的果实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岁物感流驶,事功伤暮迟”一句,诗人感叹岁月的飞逝与事业的无奈,正是这一点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与无力。接下来的“咄彼身後名,前人端自欺”,则揭示了对名声的质疑,认为追求名利往往是对自己的一种欺骗,表现出诗人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最后,提到“贤哉张生翰”,则是对历史人物张旭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敬仰和向往,尽管时间流逝,但真正的艺术和情感能够跨越千载,与人的心灵产生共鸣。这首诗不仅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贺铸对文学艺术的崇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来华纂纂:回忆过去的繁华。
  2. 遽许实离离:果实迅速凋落,象征生命的短暂。
  3. 西风会摇落:西风吹来,果实随之落下,暗喻时光的流逝。
  4. 行复见空枝:再次看到空枝,感叹生命的无常。
  5. 岁物感流驶:年岁流逝,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6. 事功伤暮迟:事业的成就却愈发感到迟缓与伤感。
  7. 咄彼身後名:感叹名利的虚幻与无奈。
  8. 前人端自欺:前人追求名利,只是在自欺欺人。
  9. 书殚南山竹:书籍丰富如南山竹,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意义。
  10. 奄奄定何知:即使有知识,也感到无力与渺小。
  11. 贤哉张生翰:赞美张旭的才华,表达对艺术的向往。
  12. 千载与心期:千年之后仍能与心灵相通,传达永恒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华纂纂”比喻繁华的生活。
  • 拟人: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具有人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枣树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反思了对名利的追求与自我欺骗,最终回归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繁荣与美好。
  • 西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空枝:象征失去与孤独。
  • 南山竹:象征知识的丰富和深远。
  • 张生翰:象征才华与艺术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丰收
    B. 时光流逝
    C. 人生乐趣

  2. “咄彼身後名”反映了作者对名声的什么态度?
    A. 崇拜
    B. 怀疑
    C. 渴望

  3. 张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张旭
    C. 杜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雨霖铃·寒蝉凄切》 - 柳永

诗词对比

  • 贺铸《感庭枣》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首诗均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贺铸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与自省,而辛弃疾则表现出豪放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贺铸研究》

通过以上解析,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感庭枣》的意蕴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董传 奉酬圣从侍制 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 北客置酒 赠张康 叠题乌江亭 次韵酬宋妃六首 送赞善张轩民西归 读维摩经有感 谢郏亶秘校见访於锺山之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省事宁人 浣花笺 爪结尾的成语 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书槅子 遂初 客坊 牛字旁的字 以德追祸 耳刀旁的字 不法之徒 良工心苦 谗言佞语 亠字旁的字 徧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