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刘太守十洲诗 雪汀》

时间: 2025-05-04 03:57:40

诗句

谁把平毡水上开,坐看飞絮扑琼台。

酒豪耳热笙歌沸,应怪幽人此地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7:40

原文展示:

谁把平毡水上开,坐看飞絮扑琼台。
酒豪耳热笙歌沸,应怪幽人此地来。

白话文翻译:

谁在水面铺开了平滑的毡子,坐在那儿看飞舞的柳絮扑打着琼台。
酒量大的人耳朵热了,笙声和歌声热闹非凡,难怪幽居的人会来到这里。

注释:

  1. 平毡:指平滑的毡子,可能是指用作坐卧的地方。
  2. 飞絮:指飘落的柳絮。
  3. 琼台:比喻美好的地方,可能指高雅的场所。
  4. 酒豪:指酒量很大的人。
  5. 耳热:形容因饮酒而感到热。
  6. 笙歌:指乐器笙的演奏和歌唱。

典故解析:

“飞絮”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气息,传达一种轻盈与柔美的感觉。诗中的“琼台”可以理解为理想的境界或心灵的栖息之所,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瓘,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场合中写成,诗人身处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周围的生机与欢乐,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乐趣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的语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开头的“谁把平毡水上开”引人入胜,似乎让人看到一位悠然自得的人在水边闲坐。诗人通过“坐看飞絮扑琼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酒豪耳热笙歌沸”则将场景推向高潮,音乐与饮酒的热闹气氛让人感受到人们的欢愉与洒脱。最后一句“应怪幽人此地来”则透出一丝幽默与自嘲,似乎在自问为何自己也要在这样的热闹中插足。全诗结构紧凑,意象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把平毡水上开”:通过设问,吸引读者的注意,暗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好奇。
    • “坐看飞絮扑琼台”:描绘出一种闲适的状态,表现诗人欣赏自然的情感。
    • “酒豪耳热笙歌沸”:展现了一种热闹的场景,反映人们因酒而兴奋的状态。
    • “应怪幽人此地来”:通过幽人自谦的语气,表现诗人与众不同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琼台”比作高雅的场所,形象而生动。
    • 拟人:飞絮仿佛有了生命,轻盈扑打,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整体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好自然和生活乐趣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人际交往中的欢乐。

意象分析:

  • 飞絮:象征春天的到来,轻盈而美好。
  • 琼台:象征理想的生活境界,反映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象征生活的欢愉与热情,反映人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毡”指的是什么?
    A. 平滑的毡子
    B. 水面
    C. 柳絮

  2. “酒豪耳热笙歌沸”是描绘什么场景?
    A. 安静的环境
    B. 热闹的聚会
    C. 自然的静谧

  3. 诗中“幽人”指的是谁?
    A. 喜欢独处的人
    B. 酒量大的人
    C. 春天的使者

答案:1. A;2. B;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江雪》 by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与陈瓘的欢快活泼形成对比。
  • 柳宗元的《江雪》则表现了孤独与清冷的意境,与陈瓘的悠然自得相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鉴赏与写作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豆叶黄 豆叶黄 恋香衾 木兰花慢(七夕) 木兰花慢(重午) 梦玉人引 邓川杨少参两依庄 庚寅除夕王子推送桑落酒适传希说叶道亨同过守岁即事 夏雨不绝柬张蜀望 咏荔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耒字旁的字 蚕蛾 零碎不全 包含禊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重的成语 忘战者危 矛字旁的字 虎狼之势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魚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包含眉的成语 包含数的词语有哪些 涎脸 象黄 静兀兀 休休有容 旗器 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