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8:33
挽南皋刘二先生
久无羔雁聘遗贤,
白首邱园气最全。
聊与荆公续诗选,
不闻谯叟入经筵。
讲师翁庶几三昧,
朴学余才说一篇。
两侍细旃莫推挽,
谀需此愧若为湔。
这首诗表达了对刘二先生的怀念与敬意。作者感叹近来没有像羔雁般的贤士来访,白发苍苍的老者在邱园中气度依旧;聊以荆公的诗作来续写,而不听闻谯国公的高论进入经筵。讲师翁的学识几乎达到了三昧境界,朴实的学问也能说出一篇佳作。两位侍者细心的旃帷不必强求挽留,谄媚之心让人惭愧,岂可为此而羞愧。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伯恭,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风格雄浑,语句精炼,常以咏物抒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对刘二先生的追思之际,表现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与对当下贤士匮乏的惋惜。
这首诗以怀念的口吻,表达了对刘二先生的深切怀念。作者通过对“久无羔雁”的感慨,暗示当今社会贤士的稀缺,表现出一种失落的情绪。接着,诗中提到“白首邱园气最全”,不仅是对刘二个人的赞美,更是一种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敬仰。接下来,作者提到“聊与荆公续诗选”,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古代文学的追求,而“不闻谯叟入经筵”则表现出对当代学术氛围的失望与无奈。
后面几句中,作者通过对讲师翁的描写,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和朴素的价值,反映了他对教育和知识的深厚理解。最后两句则以“细旃”和“谀需”作结,蕴含了对虚情假意的反感,强调了真诚与朴实的珍贵。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老师的挽歌,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贤士缺乏的惋惜,对刘二先生的敬仰,以及对真诚学术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教育和文化的深切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羔雁”象征什么?
“不闻谯叟入经筵”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荆公”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