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一百首·范雎》

时间: 2025-05-02 13:01:18

诗句

不待精神契,惟凭颊舌求。

莫年荐燕客,差胜似穰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1:18

原文展示:

不待精神契,惟凭颊舌求。
莫年荐燕客,差胜似穰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必等到心灵的契合,只需靠嘴上的言辞来沟通。即使在年轻时推荐的燕客,也比不过穰侯的出色。

注释:

  • 精神契:指心灵的默契、深层的理解。
  • 颊舌:指嘴巴和舌头,强调言辞交流。
  • 莫年:指年轻的时候。
  • 燕客:指燕国的客人,这里可能指年轻有为的人。
  • 穰侯:指穰侯,古代一位有名的贤人,此处用以代表优秀或杰出的人物。

典故解析:

穰侯是指春秋时期的穰侯,因才能出众而受到尊重,这里用来作对比,强调了年轻人的才华与成熟人的差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得,号天池,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善于抒情,常以豪放和细腻并存的方式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才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需要心灵的深度契合,而是可以通过言语来实现沟通。诗中提到的“燕客”与“穰侯”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后者则代表着成熟与稳重。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时代对人才的不同期待,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中表面与深层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在此用词简洁,意象鲜明,巧妙地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不同阶段人才的理解与尊重。同时,这也让人反思在社交中,表面上的交流是否足以替代深层的理解与信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待精神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必等待心灵的深层契合。
  2. 惟凭颊舌求:只需依靠口头的交流。
  3. 莫年荐燕客:年轻时推荐的燕国的客人。
  4. 差胜似穰侯:与穰侯相比,仍显得不够优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燕客与穰侯的对比,突出人才的不同阶段。
  • 隐喻:用燕客和穰侯隐喻年轻人才与成熟人才的差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不需要深层的理解,言辞本身便可以成为沟通的桥梁。同时,诗人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人的优秀特质,反映了对社会人才多样性的认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客:象征年轻、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人。
  • 穰侯:象征成熟、稳重且才能卓越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燕客”象征什么样的人?

    • A. 年轻有为
    • B. 年老体弱
    • C. 一无所有
    • D. 不知名者
  2.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对比
    • C. 排比
    • D. 夸张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人际关系不需要深层理解
    • B. 只依靠精神契合
    • C. 年轻人永远不如成熟人
    • D. 人才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强调的是豪放与饮酒的快意,而刘克庄则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内心的契合,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刘克庄生平与创作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红衣·吴兴荷花 齐天乐·蟋蟀 平甫放三十二鸥于吴松余不及与盟 古乐府 送左真州还长沙 丁已七月望湖上书事 侧犯·咏芍药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 临安旅邸答苏虞叟 湖上寓居杂咏 其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生方死 靣字旁的字 心中 小妆 桑土绸缪 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路不拾遗 皮字旁的字 惫倦 高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四点底的字 沐露梳风 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蓦的词语有哪些 蓄盈待竭 谗说 纡开头的成语 鞫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