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1:18
不待精神契,惟凭颊舌求。
莫年荐燕客,差胜似穰侯。
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必等到心灵的契合,只需靠嘴上的言辞来沟通。即使在年轻时推荐的燕客,也比不过穰侯的出色。
穰侯是指春秋时期的穰侯,因才能出众而受到尊重,这里用来作对比,强调了年轻人的才华与成熟人的差距。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得,号天池,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善于抒情,常以豪放和细腻并存的方式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才的看法。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需要心灵的深度契合,而是可以通过言语来实现沟通。诗中提到的“燕客”与“穰侯”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后者则代表着成熟与稳重。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时代对人才的不同期待,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中表面与深层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在此用词简洁,意象鲜明,巧妙地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不同阶段人才的理解与尊重。同时,这也让人反思在社交中,表面上的交流是否足以替代深层的理解与信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不需要深层的理解,言辞本身便可以成为沟通的桥梁。同时,诗人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人的优秀特质,反映了对社会人才多样性的认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客”象征什么样的人?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强调的是豪放与饮酒的快意,而刘克庄则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内心的契合,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