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1:17
木兰花慢
朱敦儒 〔宋代〕
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正柳外闲云,溪头淡月,映带疏钟。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当时种玉五云东。露冷夜耕龙。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
我折了一朵芙蓉花在水中玩耍,玉佩随着我的动作在秋风中轻轻晃动。正当柳外闲云飘荡,溪头淡淡的月光映照着疏钟的声音。人间对贬谪生活已经厌倦,心中怨恨霓裳羽衣未能再回到空旷的碧楼。暂且与时人共度日子,自怜怀抱却无人相同。那时我曾在东边种下玉树五云。露水寒冷,夜里我在田间耕作。想念瑞草成畦,琼蔬未曾采摘,尘埃沾染了我衰老的容颜。谁能知道我那纯洁的心意未曾改变,望向清都绛阙却是有无难分。寂寞归来隐于几案,梦中听到帝王的音乐悠扬动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华,号懋亭,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其词风清婉,情感细腻,常常表现对自然和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作者贬谪生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怀。在经历贬谪的困苦后,诗人对人世间的种种感受更为深刻,并渴望回归美好生活。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朱敦儒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思索。诗的开头,折芙蓉、动玉佩,构建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愁苦的情感逐渐显露出来。诗人对贬谪生活的不满与厌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向往,成为全诗的主旋律。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闲云”、“淡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又通过对人间生活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尤其是“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朱敦儒的词作不仅有着细腻的情感,还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修辞,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有机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整首词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表达了在贬谪生活中的孤独与失落,同时也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也深刻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的“芙蓉”象征什么?
A. 美丽与纯洁
B. 孤独与失落
C. 荣耀与华丽
“寂寞归来隐几”中的“隐几”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生活
B. 田园风光
C. 宫廷生活
诗中提到的“瑞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吉祥与希望
C. 高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敦儒的《木兰花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朱敦儒更侧重于孤独感与失落,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