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晨兴自篱西望东园新开花》

时间: 2025-07-31 08:55:43

诗句

东园本是吾家有,不到经旬亦可嗟。

步出寝门迎晓日,却从篱外望新花。

安禅岂问荒三径,阅古终须饱五车。

儿女相怜牢落甚,为翁浅盏酌流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55:43

原文展示:

晨兴自篱西望东园新开花 张耒 〔宋代〕

东园本是吾家有,不到经旬亦可嗟。 步出寝门迎晓日,却从篱外望新花。 安禅岂问荒三径,阅古终须饱五车。 儿女相怜牢落甚,为翁浅盏酌流霞。

白话文翻译:

东园原本是我家的,不去看它十天也令人叹息。 走出卧室迎接清晨的阳光,却从篱笆外望见新开的花朵。 安心禅修何必问荒废的小径,阅读古籍终须饱览五车的知识。 儿女们相互怜惜,心情落寞,为老父斟上一杯浅浅的流霞酒。

注释:

  • 东园:指作者自家的花园。
  • 经旬:十天。
  • 寝门:卧室的门。
  • 安禅:指安心禅修。
  • 荒三径:指荒废的小径,比喻隐居生活。
  • 阅古:阅读古籍。
  • 五车:指五车的书籍,比喻博学。
  • 牢落:心情落寞。
  • 流霞:指美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家庭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某个清晨起床后,看到自家东园中新开的花朵,感慨时光流逝和家庭生活的温馨而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家庭生活的感慨。诗中“步出寝门迎晓日,却从篱外望新花”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和花朵的新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后两句“安禅岂问荒三径,阅古终须饱五车”则体现了作者对知识追求的坚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儿女相怜牢落甚,为翁浅盏酌流霞”则温馨地描绘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怀和共饮美酒的情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园本是吾家有,不到经旬亦可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园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步出寝门迎晓日,却从篱外望新花。”: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3. “安禅岂问荒三径,阅古终须饱五车。”:体现了作者对知识追求的坚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4. “儿女相怜牢落甚,为翁浅盏酌流霞。”:温馨地描绘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怀和共饮美酒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五车”比喻博学。
  • 拟人:“新花”被赋予了生命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步出寝门迎晓日,却从篱外望新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家庭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晓日”、“新花”、“流霞”等,都富有生机和美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车”比喻什么? A. 博学 B. 财富 C. 车辆 D. 书籍

  2. 诗中“流霞”指什么? A. 美酒 B. 云霞 C. 花朵 D. 风景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晨兴自篱西望东园新开花》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张诗更多地融入了家庭生活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环境。

相关查询

致政龙图给事吴公挽词二首 次韵赵任卿至北苑二首 喜吕令防归 遗直堂六首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 江神子(建安悬戏赵德庄) 浙江观潮 菩萨蛮(青阳道中) 次韵石林见贻绝句四首 游鹿田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声结尾的成语 见弹求鹗 摆局 堂庑 白鱼入舟 飘薄 精诚贯日 口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焦心热中 进膳 欺君误国 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守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