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诞第九男戏笔》

时间: 2025-05-07 09:00:43

诗句

拟待男婚毕,问寻山泽癯。

岂知霜满鬓,还作蚌怀珠。

啼搅通宵寐,抱烦终日劬。

何时黄口哺,供养白头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43

诗词名称: 诞第九男戏笔

作者: 王天性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拟待男婚毕,问寻山泽癯。
岂知霜满鬓,还作蚌怀珠。
啼搅通宵寐,抱烦终日劬。
何时黄口哺,供养白头乌。

白话文翻译:

我本打算等到儿子婚事结束,去寻访山泽间的清幽。
没想到白发早已满头,依旧像蚌壳里藏着珍珠。
夜里啼哭搅扰了我的梦,白天烦恼让我劳累不已。
何时才能像小鸟一样,喂养我的老伴呢?

注释:

  • 拟待:原计划、打算。
  • 男婚:儿子的婚事。
  • 山泽癯:指山林水泽中的清幽之地。
  • 岂知:哪里知道。
  • 霜满鬓:头发如霜,形容年老。
  • 蚌怀珠:比喻内心珍贵的情感或愿望。
  • 啼搅:啼哭打扰。
  • 终日劬:整日劳累。
  • 黄口哺:指幼小的鸟儿被喂养。
  • 白头乌:暗指年老的伴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天性,明代诗人,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风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天性对儿子即将成婚后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深刻地反映了人到中年面临的生活压力与内心的孤独感。诗人在打算儿子婚事之际,潜意识里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自身老去的无奈。诗人将自己与大自然中的蚌壳相提并论,意在表达内心珍藏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困惑。诗中频繁使用对比手法,例如“霜满鬓”与“蚌怀珠”,形成鲜明的对照,突显出时光流逝带来的痛苦与珍贵情感的无奈。最后一句“何时黄口哺,供养白头乌”,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力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拟待男婚毕,问寻山泽癯。”:表达了对儿子婚事的期待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岂知霜满鬓,还作蚌怀珠。”:突显了年岁增长的无奈,内心仍然渴望珍贵情感。
    • “啼搅通宵寐,抱烦终日劬。”:描绘了因烦恼而失眠和疲惫的状态。
    • “何时黄口哺,供养白头乌。”:表达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担忧。
  • 修辞手法

    • 比喻:“蚌怀珠”象征内心的珍贵情感,增强诗的意象。
    • 对仗:“啼搅通宵寐,抱烦终日劬”,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无奈,表现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老龄与衰老。
    • :象征内心珍藏的情感。
    • 黄口:象征年轻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满鬓”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
      • B. 年老
      • C. 忧愁
    2. 诗人对未来的感受是?

      • A. 充满希望
      • B. 无奈与忧虑
      • C. 绝望
    3. “蚌怀珠”象征了什么?

      • A. 财富
      • B. 珍贵情感
      • C. 知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珍惜当下的情感。
    • 杜甫的《登高》:反映了对岁月流逝的沉重思考。
  • 诗词对比

    • 王天性与李白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但王天性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而李白则往往表现出豪放的气质。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能让人反思人生的意义。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天性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大全》
  • 《诗词鉴赏与创作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起 再赠寿老 倚竹 中秋无月 舫斋信笔 残夜至峰顶上 圣集夸说少年俊游,用韵记其语戏之 醉落魄(海棠) 婆罗坪 书事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潭死水 拉帮结伙 东捞西摸 長字旁的字 西泠十子 咽结尾的成语 欠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勤旧 越俎代谋 如泣如诉 小沙弥 考阅 素绠银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