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林废院和韵 其二》

时间: 2025-04-22 10:14:08

诗句

每从讲易见天心,柳色池塘带雨深。

松柏耐寒霜雪后,依然颠木又成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14:08

原文展示

每从讲易见天心,柳色池塘带雨深。
松柏耐寒霜雪后,依然颠木又成林。

白话文翻译

每次从讲易中看到天的心意,柳树的颜色在池塘中显得更深,雨水浸润着它。松树和柏树在经历了寒霜和雪后,依然挺立,树木又重新形成了一片林。

注释

  • 讲易:讲解《易经》,即《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之一,包含哲学和占卜的内容。
  • 天心:指天意或自然的心意。
  • 柳色:柳树的颜色,通常指春天时新芽的绿色。
  • 池塘:水域的名称,诗中指盛满雨水的池塘。
  • 松柏:松树和柏树,象征坚韧和不屈。
  • 耐寒:指松柏能够忍受寒冷的气候。
  • 霜雪:指冬天的寒霜和雪,象征艰难的环境。
  • 颠木:可能指树木的形态,也表达了生长的状态。

典故解析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讲述了阴阳变化和自然法则。诗中提到“讲易”,暗示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松柏在严寒中依然挺立,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坚韧的生命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时亨,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以其诗词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林废院,反映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

诗歌鉴赏

《东林废院和韵 其二》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开头提到的“每从讲易见天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易经》的理解,也隐含了他对宇宙法则的探求。接着,通过“柳色池塘带雨深”,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柳树在雨中愈发清晰,暗示着生命在雨水的滋养下蓬勃发展。

后两句中,松柏在寒霜雪后依然挺立,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坚韧的品格。通过“颠木又成林”,诗人表达了在经历逆境后,生命依然能够重生、恢复。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映射出人生中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每从讲易见天心”:每次研读《易经》时,能够领悟到自然的心意。
    • “柳色池塘带雨深”:春天的柳树在雨中显得更加深沉,生机勃勃。
    • “松柏耐寒霜雪后”:松树和柏树在经历寒霜和雪之后,依然顽强生长。
    • “依然颠木又成林”:经过风霜洗礼的树木又重新形成了林木的壮观景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韧性,强调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象征春天与生机,代表生命的柔韧与希望。
  • 池塘:象征宁静与滋养,暗示生命从自然中获得养分。
  • 松柏: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在逆境中挺立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讲易”指的是哪部经典文献?

    • A. 《论语》
    • B. 《易经》
    • C. 《道德经》
  2. “松柏耐寒霜雪后”的意思是?

    • A. 松柏在冬天凋零
    • B. 松柏能够经历寒冷的考验
    • C. 松柏只在春天生长
  3.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生命的顽强与坚持
    •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华时亨:李白的豪放与华时亨的沉静形成对比,前者常以壮丽的山河抒发情感,而后者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哲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易经》原文及解析
  • 相关诗人传记与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导引 正隆六年六月驾幸南京林钟宫 导引 贞元元年三月驾幸中都姑洗宫 导引 天德二年三月?享回銮姑洗宫 导引·中兴五叶 导引·中兴四叶 导引·三弄晓 导引·霜月苦 导引·龟书畀姒 导引·笳鼓发 导引·重亲万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箕裘之业 刊心刻骨 十载寒窗 乚字旁的字 借古喻今 周器 巛字旁的字 喧议 冰释理顺 衣字旁的字 包含淑的词语有哪些 蠹民梗政 八字旁的字 无挂无碍 鬲字旁的字 司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