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0:1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14:08
每从讲易见天心,柳色池塘带雨深。
松柏耐寒霜雪后,依然颠木又成林。
每次从讲易中看到天的心意,柳树的颜色在池塘中显得更深,雨水浸润着它。松树和柏树在经历了寒霜和雪后,依然挺立,树木又重新形成了一片林。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讲述了阴阳变化和自然法则。诗中提到“讲易”,暗示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松柏在严寒中依然挺立,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坚韧的生命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理解。
华时亨,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以其诗词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该诗写于东林废院,反映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
《东林废院和韵 其二》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开头提到的“每从讲易见天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易经》的理解,也隐含了他对宇宙法则的探求。接着,通过“柳色池塘带雨深”,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柳树在雨中愈发清晰,暗示着生命在雨水的滋养下蓬勃发展。
后两句中,松柏在寒霜雪后依然挺立,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坚韧的品格。通过“颠木又成林”,诗人表达了在经历逆境后,生命依然能够重生、恢复。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映射出人生中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韧性,强调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讲易”指的是哪部经典文献?
“松柏耐寒霜雪后”的意思是?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