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玉案 题王蒲衣《无题百咏》》

时间: 2025-05-06 09:09:23

诗句

琳琅大道风流在。

苦春思、如烟海。

笔似新夷初发蕾。

玉台神丽,香奁幽艳,珍尔芳年待。

大珠孕就三千琲。

一一唇边少人采。

不嫁朱颜光更倍。

绕亭鸾鹤,满身兰芷,生妒劳真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9:09:23

原文展示

青玉案 题王蒲衣《无题百咏》
屈大均 〔明代〕

琳琅大道风流在。苦春思如烟海。
笔似新夷初发蕾。玉台神丽,香奁幽艳,珍尔芳年待。
大珠孕就三千琲。一一唇边少人采。
不嫁朱颜光更倍。绕亭鸾鹤,满身兰芷,生妒劳真宰。

白话文翻译

在那如玉的道路上,风流姿态尽显。
春天的思念如烟波浩渺。
笔尖如初芽般新鲜,能描绘出那绝美的神韵,
香奁幽深,珍贵的芳年在等待。
大珠如同孕育着三千的美玉,
然而嘴边却没有人来采摘。
不愿嫁给那红颜,光彩愈加显得珍贵。
绕着亭子飞舞的鸾鹤,身上散发着兰芷的香气,
使得那些劳苦的真宰生出嫉妒之情。

注释

  1. 琳琅:形容美玉,象征美丽。
  2. 风流:指风采或风度,常用来形容才子佳人。
  3. 苦春思:春天带来的思念之苦。
  4. 初发蕾:刚刚发芽的花蕾,暗指青春的美好。
  5. 玉台:比喻高洁、优雅的环境。
  6. 香奁:指盛香料的盒子,形容芬芳的气息。
  7. 大珠孕就三千琲:比喻珍贵的东西稀少,形容难得的美好。
  8. 唇边少人采:嘴边的美好,指无缘获得的美好事物。
  9. 不嫁朱颜:不愿意嫁给容颜美丽的人,暗指对真情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字宗明,号云峰,生于万历年间,擅长诗词,尤其在描写情感与自然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屈大均的文学创作高峰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青玉案 题王蒲衣《无题百咏》》是一首充满了美感和情感的诗作。开篇以“琳琅大道风流在”引入,简洁而形象地勾勒出一个风流倜傥的场景,给人以美的遐想。接着,“苦春思如烟海”则通过对比,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思念之苦的对立,使得情感更加浓烈。

诗中反复提到的“珍尔芳年待”和“大珠孕就三千琲”,无不彰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期待。然而,随着“不嫁朱颜光更倍”的出现,诗人又表现出了对外表的拒绝,强调内在的真实和独立,反映出一种对爱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最后,“绕亭鸾鹤,满身兰芷,生妒劳真宰”则将全诗推向高潮,在美的氛围中,隐含了对于世俗嫉妒和对真情的渴望,形成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是明代诗词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琳琅大道风流在”:描绘了一条美丽的道路,展示了风流人物的风采。
  2. “苦春思如烟海”:春天的思念如同无边的烟海,无法言喻。
  3. “笔似新夷初发蕾”:比喻诗人的笔触新鲜,如刚发芽的花蕾,充满生命力。
  4. “玉台神丽,香奁幽艳,珍尔芳年待”:描绘出一个美丽而神秘的环境,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5. “大珠孕就三千琲”:比喻稀有的美好事物,暗示其难得。
  6. “一一唇边少人采”: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强调其稀少。
  7. “不嫁朱颜光更倍”:表达出对表面美丽的拒绝,强调内心的真实。
  8. “绕亭鸾鹤,满身兰芷,生妒劳真宰”:通过优雅的意象,表现出对世俗嫉妒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思如烟海”、“笔似新夷初发蕾”,通过比喻让情感更为形象。
  • 对仗:如“香奁幽艳,珍尔芳年待”,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生妒劳真宰”,赋予情感以人性,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美的追求、对春天的思念以及对爱情的思考,传达出对内在真实的渴望与对世俗表象的拒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琳琅:象征美丽与珍贵。
  2. 春思:代表思念与情感的纠葛。
  3. 玉台:象征高洁与优雅。
  4. 大珠:象征稀有与珍贵的美好事物。
  5. 鸾鹤:象征优雅与高贵。

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句,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春天思念的情感? A. 琳琅大道风流在
    B. 苦春思如烟海
    C. 不嫁朱颜光更倍
    D. 绕亭鸾鹤,满身兰芷

  2. 诗中提到的“大珠”象征什么? A. 平凡的事物
    B. 珍贵而稀有的美好
    C. 虚假的美丽
    D. 普通的爱情

  3. 诗人对朱颜的态度是: A. 渴望嫁给美丽的人
    B. 拒绝外表的魅力,追求内在
    C. 忽略了内心的真实
    D. 欣赏所有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将屈大均的《青玉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

  • 主题: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屈大均更强调内在的真实,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风格:屈大均的语言华美且富有哲理,李清照则以细腻柔美的笔调见长,令人产生共鸣。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典文学史》
  4. 《屈大均研究》

以上内容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青玉案 题王蒲衣《无题百咏》》这首诗的情感与艺术特征。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好事近 乙酉仲春,自灵峰访鹭山于大荆,不见三月矣。二灵间花事甚盛,惜匆匆在兵尘间也 好事近 前题 顶力 好事近·月落画桥西 好事近·春色欲来时 好事近·庚辰重阳前一日先父逝世二十九周年忌辰。制此志痛 好事近 秦淮灯船 好事近 好事近 其一 和李清宇 好事近 好事近 登窑观梨花后期而往,零落尽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尢字旁的字 摆尾摇头 詈夷为跖 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淋的词语有哪些 本意 引颈而望 见字旁的字 包含仑的词语有哪些 山珍海错 下车作威 口字旁的字 借一步 洛禊 鬯字旁的字 穹帐 开嚬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