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林废院和韵》

时间: 2025-04-22 07:19:27

诗句

仿佛当年曳杖翁,白云来往有无中。

月明闲照兴亡迹,都付渔樵一笛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19:27

原文展示:

仿佛当年曳杖翁,
白云来往有无中。
月明闲照兴亡迹,
都付渔樵一笛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让我想起当年那位拄着拐杖的老翁,
白云在空中来来去去,仿佛有又仿佛无。
明月静静照耀着历史的兴衰痕迹,
这一切都交给渔夫和樵夫,伴随他们的一声笛音。

注释:

  • 曳杖翁:指拄着拐杖的老者,象征着智慧和经历。
  • 白云来往:白云在天空中飘动,象征时光流逝。
  • 兴亡迹:历史的兴衰痕迹,指的是过去的辉煌与败落。
  • 渔樵:渔夫和樵夫,代表普通人,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相依。
  • 一笛风:形容笛声在风中飘荡,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典故解析:

“曳杖翁”可理解为隐士或智者,通常在古诗中象征对世事的超然与洞悉。白云则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反映了自然的变幻无常与人生的短暂。月光照耀的“兴亡迹”可以引申为历史的教训与反思,常见于表现历史哲理的诗句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时亨,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诗人可能经历了社会的变迁,思绪纷繁。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痕迹的结合,表达对人事无常、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东林废院和韵》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悟。开篇以“曳杖翁”引入,既体现了诗人对智者的敬仰,又暗示了自己对过往的追忆。诗中的“白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淡淡的忧伤在字里行间流露。

接下来,月光洒下的宁静与“兴亡迹”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仿佛在思索历史的教训。这里的“兴亡”不仅是对国家、社会的反思,也是对个体生命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将视角转向普通的渔樵,表现出一种平和的态度,似乎在说: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生活依然要继续,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历史的反思,勾勒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情感,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仿佛当年曳杖翁:诗人回忆往昔,想起那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暗示对智慧与经历的尊重。
  2. 白云来往有无中:白云在空中飘动,象征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虚无感。
  3. 月明闲照兴亡迹:明月静静地照耀着历史的兴衰痕迹,暗示对历史的反思。
  4. 都付渔樵一笛风:一切都交给渔夫和樵夫,表现出生活的平淡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的兴亡比作月光下的痕迹,渗透出哲理。
  • 拟人:白云和月光仿佛有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思历史的兴衰变迁与自然和谐的生活,表达了一种超然与淡泊的情怀,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无情。

意象分析:

  1. 曳杖翁:象征智慧与经验,代表对历史的见证。
  2. 白云:象征时光流逝,体现了生命的无常。
  3. 月明:象征宁静与思考,照亮历史的影子。
  4. 渔樵:象征普通人,代表了生活的本质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曳杖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智者
    c. 平民

  2. 诗中“白云来往”象征: a. 生命的短暂
    b. 风平浪静
    c. 繁华似锦

  3. 诗的最后一句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平和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但《静夜思》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东林废院和韵》则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淡泊。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华时亨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与解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杂诗 其二 杂诗 其一 杂诗 杂诗 暇日读楞严经偶成 通慧寺 题水帘洞 寄章允载兼柬项思复 春夜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伺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猗靡 百川灌河 儿女成行 万里长征 挪移 方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竹字头的字 重涯 兰形棘心 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圭的词语有哪些 贝筵 井井有方 舒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