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连日风雨寒甚夜忽大风明旦遂晴》

时间: 2025-05-02 06:08:16

诗句

万里浮云一扫空,碧天无际日曈曨。

欢声四起春风里,恰似祥符景德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8:16

原文展示:

万里浮云一扫空,碧天无际日曈曨。
欢声四起春风里,恰似祥符景德中。

白话文翻译:

千里之外的浮云被一扫而空,碧蓝的天空无边无际,阳光明媚。春风中欢声笑语四起,正如祥和的符号在景德镇的美好时光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里:形容距离很远,这里指天空。
  • 浮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 曈曨:形容阳光明媚的样子。
  • 欢声四起:形容欢快的声音到处响起。
  • 祥符:指祥瑞的标志。
  • 景德:指景德镇,一座以陶瓷闻名的城市。

典故解析: “祥符”和“景德”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祥符是古代用来象征吉祥的符号,而景德镇则是中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象征着美好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广泛涉及山水、咏史、抒情等多种题材,风格豪放而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力衰弱、民生困苦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诗的开头通过“万里浮云一扫空,碧天无际日曈曨”两句,运用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传达出晴空万里的气氛,给人以开阔与清新的感受。接着“欢声四起春风里”,展现了人们在春风中欢快的生活状态,似乎是对冬日寒冷的强烈对比,表达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最后一句“恰似祥符景德中”则通过对祥和景象的比喻,将自然的美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传达出一种希望与喜悦的情感。整体上,诗歌在形式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上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浮云一扫空”:描绘了天空中浮云被吹散的景象,象征着压抑的天气结束,新的开始即将到来。
  2. “碧天无际日曈曨”:展现了晴空万里的场景,明亮的阳光照耀大地,给人以温暖。
  3. “欢声四起春风里”:描写春天的生机,人与自然的和谐,欢声笑语的出现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4. “恰似祥符景德中”:通过比喻将春天的美好与祥瑞的景象结合,表达出一种和谐美满的意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比喻为祥符,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未来的希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着烦恼与忧愁,经过风的洗礼后被一扫而空,暗示着困扰的消散。
  • 碧天:象征着清新与希望,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
  • 欢声: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人们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浮云”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A. 忧愁 B. 光明 C. 迷茫
    答案:A. 忧愁

  2. “欢声四起春风里”中“欢声”代表了什么? A. 悲伤 B. 快乐 C. 忍耐
    答案:B. 快乐

  3. 本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忧郁 B. 喜悦 C. 无奈
    答案: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生命的循环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陆游的《连日风雨寒甚夜忽大风明旦遂晴》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陆游更多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生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细腻温暖,后者则显得雄浑壮阔。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菩萨蛮(春归) 菩萨蛮·壬寅三月二十九日 菩萨蛮 山寺夏日 菩萨蛮 其三 汴梁 菩萨蛮 菩萨蛮 有赠 菩萨蛮 大风,从楼上看隔院海棠,用清真韵 菩萨蛮 代人贺周指挥称号晋野 有引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寄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行无礼必自及 输纲 圈牢养物 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心仪已久 岩居谷饮 缶字旁的字 深切著白 概赅 股东 言字旁的字 介乘 三撇旁的字 包含兑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厄尔尼诺现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