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3:47
遥知廷设黄麾仗,不见人书白板扉。
老子挂冠还笏了,别无上服止深衣。
遥远地知道宫廷中设立了黄旗和武器,却看不到有人在白板门前留言。老子我已经卸下官帽归隐了,再也没有什么正式的服装,只穿着简单的深衣。
“挂冠”一词源于古代官员辞官的习俗,辞去官职时通常会卸下官帽,因此“挂冠”表示辞官归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季子,宋代诗人、词人。他以豪放派著称,作品多表现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至,冬至是传统的节气,象征着阴阳变化的时刻。诗人通过对比宫廷的繁华与自身的归隐,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刘克庄的《冬至四绝》透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遥知廷设黄麾仗”,用“遥知”二字,表现出一种旁观者的态度,表达了对宫廷繁华的无奈与冷漠。接着“人书白板扉”,更是进一步突显了那种冷清与孤寂,似乎在讽刺官场的空虚与无意义。
“老子挂冠还笏了”,自谦的称呼中透出一丝自嘲,诗人已经卸下了官帽,却不再对官场有所留恋。这种对现实的超然态度,正是隐士精神的体现。而“别无上服止深衣”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追求,表明他愿意过上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整首诗虽短,但却蕴含了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对官场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自由的渴望,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怀与气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麾仗”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老子挂冠还笏了”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陶渊明的隐逸主题相似,但刘克庄更强调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两者的作品都反映了士人对官场的失落感,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